飞扬的音符

时间:2022-03-19 17:00:5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飞扬的音符

作者:郑玉超

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2年第11



郑玉超

我女儿很喜欢音乐,看到她每天沉醉在音乐的旋律里,我们内心充满了喜悦。

上小学一年级时,女儿选学了二胡。老师是她现在就读中学的退休语文老师,姓胡,老先生拉得一手好二胡,方圆数里出了名。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那简直是天籁之音。

老先生家有个院子,他专门收拾了一个大房间,作为教室。开课的时间多在周末,记忆里,好像老先生开了好几个班,实行轮换制———轮不到上课的,就在院子里支上架子,大家自顾拉起二胡,尽可以旁若无人。班上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小到五六岁,大到五十多岁,每班二十人左右,济济一堂。

在那群学生中,我的女儿因个子小,静静地坐在角落,不吭不响,和她身高不相上下的二

胡,放在腿上,一手握着琴干指按琴弦,一手握着弓杆。她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先生拉琴的动作。

老先生教得很用心。他每拉上一小段———难的地方只拉一句———就悉心讲解动作要点,两三次后,再让学生们跟着拉。因掌握的快慢程度有别,大家拉出的调子此起彼伏。但我似乎能从中清晰地听出女儿指尖滑出的音符。

渐渐地,挑指、滑指等难度大的动作,女儿也能够做得有板有眼,娴熟流畅。没想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她能将两根看似平常的弦线,调教得如行云流水。

二年级下半学期,女儿选了剑桥英语兴趣班,只好在我的劝告下,停了二胡学习。那时,她拉的《二泉映月》如怨如诉,如悲如泣;《赛马曲》蹄声得得,马鸣啾啾。后来,整个小学期间她再没动过二胡。慢慢地,二胡的弦断了,再后来,从高处掉下来彻底散了架,静静地躺在一个角落,如今早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再问女儿,当年那娴熟的指法也全然不记得了。

初一新生军训结束后,学校搞文艺活动,很多学生登台展现才艺。对于女儿,二胡自无法拾起。回家后,她以近乎哀求的语气,说还想再学乐器。其实,我也早有这个想法。想起街头巷尾那悠扬的乐声,温暖的月光,摇曳的凤尾竹,那些拎着一挂挂葫芦丝也能熟练地吹出优美曲调的兜售者,俨然也成了音乐人。许是学来不难,就学葫芦丝吧。

我为她选了一个朱姓女老师。老师说,女儿对音乐的领悟力超出她教的其他孩子,吹奏很少跑调。老师说时,就像表扬自己的孩子,一脸自豪。

下课回家,女儿第一件事就是练习葫芦丝,每天如是。学了不到八个月时间,女儿已基本学完了所有的课程,《春到草原》《侗乡之夜》《渔歌》等曲子都很熟稔了。

不久,女儿又提出了想学钢琴。我没有肯。隔了几天,她又要学巴乌,说还是向朱老师学习。还说,大家和老师将巴乌的价格也谈妥了,大有先斩后奏的意味。周六去接她,先从老师家出来的孩子背的、拿的还是葫芦丝,女儿下楼时,手上却多了一个乐盒。我想,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巴乌了。女儿一脸的兴奋,见我时,目光躲闪着;说是大家都买的,最后只她一人有,善意的谎言我没点破。


到家时,她匆匆跑上楼。等我进门时,女儿已在吹奏《笑傲江湖》,我最爱的曲子。一曲终了,女儿仰起头:“爸爸,等巴乌学完了,我还想学笛子。”

心中有爱乐自扬。女儿那指尖唇间飞扬的乐曲,源于她的心间是对生活的憧憬热爱与青春律动……在人生的旅途上,有音乐相伴,我想无论于我,还是女儿,都是一种难得的美丽,更是一种幸福抑或向上的追求吧。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mwumin@qq.co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029840cb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