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行政区划 唐朝最大版图 秦朝行政区划。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 取消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秦朝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统之。故称内史。其区域相当一郡。皆直辖于中央政府。 中文名,秦朝行政区划。推行,单一的郡县制。统辖于,皇帝。 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 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国最後灭齐国。秦王朝建立。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後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 之後陆续分析出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设郡守。郡尉。郡监。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闽中郡由君长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沿革。郡县的设置。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开始。秦朝 秦国自商鞅变法时。扩大推行郡县制度。凡侵略所得的土地。大者置郡。小者置县。及至消灭六国。六国的城邑土地皆置为郡县。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王绾曾提议恢复封建。要求分封皇帝诸子为王以辅翼中央。经廷尉李斯的坚决反对而作罢。遂正式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与京畿。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统之。故称内史。其区域相当一郡。后又得东越。南越与匈奴河套土地。又增置五郡共为四十一郡。 直接统辖于皇帝。唯一记载秦朝的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志。《史记·秦始皇本纪》仅记秦始皇二十六年 立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列举了秦置三十六郡。此外还有四十郡。四十八郡。五十四郡之类说法。甚至三十六郡的具体所指。郡治。范围也是历来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而县的数目。据后晓荣考证。可考县数为756县。根据里耶古城的考古发现。秦朝还存在洞庭郡。黔中1 郡是否存在是争议话题。20xx年。岳麓书院根据从中国海外紧急抢救的2098枚珍贵秦汉竹简中。 在目前秦朝四十八郡之说外还发现了有两个新郡的证据。一个叫州陵郡。一个叫清河郡。在抢救过程中。有一枚秦简刻有“丙辰朔己卯南郡假守贾报州陵郡”而“州陵守”。“州陵叚守”则至少出现过3次。岳麓书院副院长陈松长还介绍到另外一枚秦简则清晰地篆写有“清河叚守”。可以推测为“清河也是郡名。”。 疆域。秦朝统一六国时。国土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 后北收河套。南征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帝国版图。国土面积达347万平方公里。一说340万平方公里。但因三世而亡。所以未能稳固扩张的疆域。然其当时疆域已东至朝鲜。南据岭南。北达阴山。西抵高原。为之后的西汉巩固汉地奠定了基础。 官制。郡置守。丞。尉。郡守。郡丞掌管民政。 都尉掌管军事。另有监御史掌管监察。郡下分设若干县。县有大小。大县置县令。小县置县长。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令。县长。县丞掌管行政。县尉掌管军事。这些地方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随时可以调换。不同于秦朝之前。世袭相守私有其土。私有其民的诸侯。而地方上一切军政经济之权都直接统一于中央。到这时全国的政治才算是真正的统一。这项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为后代所承袭。 郡县。下表暂依五十四郡说列出秦郡。其他郡名列入“待考”项下。 简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闽中郡由君长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0d43ce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