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范文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对这幅图,你应该有两个步骤的分析。 第一步: 上面,100分(表示满分吧)脸上有吻痕(表示得到奖励),55分(表示不及格)脸上有巴掌印(表示被惩罚)。 很简单,很自然! 无异议。 第二步: 下面,颠倒过来了: 得了98分的学霸被打了,因为退步2分;得了61分的学渣被奖励了,因为涨了6分,及格了。 上下两幅图合起来看,整个漫画可总结出两个思路: 第一个是教育:分数提高就换来奖励,退步就是惩罚,这样的教育正确么?行得通么? 第二个是评价标准:评价的应该是绝对分数,还是进步与退步?哪一个公平? 这两个思路,每一个都可以选择赞同或者反对,皆可立论,只要你言之有理。 尺子 (1)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2)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3)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4)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5)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6)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篇范文《尺子》。 题目“尺子”,简洁、形象。 简洁,不用解释; 形象,尺子是用来量长短、测高度的。漫画中,就有这样的“测量”,结果是有人先被打然后被奖励,另一个人先被奖励后被打。 文末的这一句话: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 还有“星星之火,势必燎原……” 这些,与“尺子”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说明漫画内容,引出一般人的看法: “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稳! 第二段,一开头就提出对一般人看法的质疑: “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然后引用每个家庭中都会有的例子:老做饭的妈妈,一次没做就被批评;总不干活的爸爸,做一次就被表扬。 这例子,真家常,真亲切,真有说服力! 第二段开头这一“转”,圆转自如,很见功力。 第三段,由家庭进而说到单位——几乎相同的情况:做事的被挑剔、挨批评,不干活的名利双收。 这种情况对于上班族简直“司空见惯”,你们可能也听过父母类似的吐槽,可见这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段末谈到危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老练! 第四段,举例大嫂舍粥的事例:常年舍粥,一碗粥里被吃出一粒沙子,就被泼粥、指责。 很自然地,作者在段末写道:“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同感! 第二、三、四段都在举例,从小到大:家庭—单位—社会。 看似无意,实则精心安排。 第二段,段首由一“转”引出事例; 第三、四段,则在段末简评一番。 只是,第五段这个事例,似乎未见得合适吧? 大家如何看? 最后一段,是说理,也是抒情。 语言,表现为“一种有组织的形式”。 比如: “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苛责自我,宽厚待人” 我想,你不会认为这是随手而写的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5e99d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