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祖宗的智慧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 作者:李少侠 来源:《科学家》2015年第07期 今年的小暑,在阳历7月7日这一天到来。 这一天,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未至最热之时,故名为小暑。在古代,它意味着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农民伯伯便是从这一天开始加强对田间的管理。 从秦汉起,中国人民便开始运用二十四节气来推断适宜春耕秋收的时分,它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细究起来,二十四节气中,有着不浅的科学内涵。 阴阳历法,日之回归 每过24个小时,地球完成一次自转;每过365天5时48分46秒,地球绕日完成一次公转。 古人不见得知道这个,但他们懂得用构造简单的古老计时仪器——土圭来知晓时间。通过观察日照其杆影的移动规律,人们便可得知时时更替。年复一年,他们发觉每天的日影长度都有所不同。 古人便将每年日影最长之日定为“日至”(后称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后称夏至)。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长相等,便被定为“春分”“秋分”。商朝,节气仅这四个。 现在的我们已经知道,冬至是太阳直射在南纬23.5°的日子,夏至是太阳直射在北纬23.5°的日子。春分、秋分则是太阳一年中两次直射赤道之时。 秦汉年间,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围绕天气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二十四节气终于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它们的天文位置。 “立”是“开始”之意,立春之时,太阳位于黄经(黄道坐标系的经向坐标)315°,以此为始,此后太阳的位置每在黄道移动15°,便是新的节气到来之时。 春夏秋冬,黄土地上的变幻 农耕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了早在商朝便被确立的“二分二至”外,自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以来,古人便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春、夏、秋、冬的起始。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古代,这四天的气候特点似乎着实对得起它们的名称。 以立夏为例。明朝的《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一天,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各种春播作物的管理都进入大忙季节,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已定局,故农谚有着“立夏看夏”之说。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现代,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这些史料似乎说明,当太阳位于黄经某一点时,我国的气候确实会产生相应变化。然而,如果站在宏观角度,我们会发现,在长达千年的变迁中,人类生活所处的环境与全球气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变。 21世纪,在立夏节气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刚刚达到18℃-20℃左右,远未到夏季气候标准。这时,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能真正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则刚刚步入“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或暮春季节。 在数千年前,二十四节气确实准确地指导着人们的春耕秋收。然而到了今天,随着人类活动、火山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性似乎已大大降低。它更多的,是以一种文化遗产的身份,被我们传承至今。 寒暑易节,舌尖上的营养学 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到了这些节气前后,气候往往变得或炎阳似火、或滴水成冰,这样的温度,往往使人体的代谢发生变化。在这些节气,该如何饮食,祖先们是有讲究的。 比如小暑。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此时便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它正式拉开了盛夏的序幕。一首古诗这样描写它: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炎热,使人体代谢变慢。燥热时分,如何在清淡饮食的同时适量摄入各种营养? “小暑黄鳝赛人参”,到了小暑节气,很多家庭都会以黄鳝入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医学认为,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小暑时,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黄鳝,可调节脏腑,冬季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疾病的发作。 如果我们站在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研究“小暑黄鳝赛人参”这句话,则会发现,鳝肉中富含蛋白质以及磷、钙、铁等多种维生素,还有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此外,从鳝鱼中可以分离出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两者协同作用,能双向调节血糖,对高、低血糖患者都大有裨益。 大暑吃羊肉、处暑吃西瓜、小寒吃糯米……祖先们坚持在各种节气之际食用特定食品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习俗已渐渐淡化,但从这些传承到生活中的点滴痕迹中,我们并不难看出隐藏在这些节气习俗背后的道理所在。 雨露霜雪,物熟虫鸣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天气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物候现象。 这些节气名称象征了华夏大地的千种生机。这些名字,来源于它们所对应的现象。 比如,到了白露,开始出现露水。古时,人们把露作为天气转凉的象征。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北方人便会知晓已至深秋,纷纷登高游玩。在山中,白云映红叶,偶可见早霜,别具风味。 从物理角度看,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比热容较小,因此在天气转凉之时,它们的散热过程便快过空气,其温度较空气而言便要偏低一些。此时,当较热并带有水蒸汽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水蒸汽便会凝结成小水珠而留在它们上面,形成我们看到的露水。 白露天气转凉;寒露气温继续变冷,这些原来不无道理。在这样的追寻中,我们看到自然,看到智慧。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传统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它更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在中国悠远农业文明的源头,二十四节气诞生那刻,便带着浓厚的自然属性。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终将让现代人被钢筋水泥囚禁的心,重获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20a8e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