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诗歌的分类:(1)按有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划分:叙事诗;抒情诗。(2)按所表现的内容划分:田园 诗;山水诗;哲理诗。 (3)按表现形式、体裁划分: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4)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 怀古咏史诗(又称咏史、怀古、吊古伤今),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2、词的分类: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①按字数的多少(体裁、形式)划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②按风格的不同划分: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题。 3、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戏剧(包括杂剧和传奇)。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散套)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例如:赵孟頫的[仙吕]后庭花。从形式上看,这是曲中的小令。[仙吕]是宫调之一,“后庭花”是曲牌名。曲,又称词余,它的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用韵比词密,平仄要求不象词那么严格,在本字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戏剧。曲以元代成就最就,出现了著名的“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4、元杂剧的基本常识: 角色:末(男角)、旦(女角)、净(花脸)。其他:孤(官员)、孛老(老年男子,与外末同)、徕儿(少年)。舞台演出:唱(一剧四折,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余角色有白无唱)、白(宾白)、科(人物动作、表情和舞台说明。相当于明清传奇中的“介”。)。剧本组成:曲词、宾白、科。宫调和曲牌:每折开始唱的时候,要先标注宫调和曲牌,下面可以省略。宫调:我国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分类: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元杂剧和明传奇的主要区别:杂剧体制是四折一锲子,传奇则没有锲子,而且出数不定(出,相当于杂剧中的折);杂剧是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则无此特点,可独唱、轮唱,甚至合唱;杂剧每折一个宫调,而传奇每出不限宫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8b4b7bbe23482fb4da4c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