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中的三次叛逆期 一、3岁,乖巧女儿也会闹脾气 在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她很认生,有陌生人来就会大哭,出门见到熟人也不愿打招呼。对此,我并没有替她找理由,而是等待她平复情绪后,鼓励她见人一定要问好。年幼的女儿因为我的坚持,也不再胆怯,越来越主动地见人就打招呼,周围的人都夸她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现在很多家教理念认为,孩子小,要尊重他们,不应该逼着孩子跟人打招呼。但我认为,“打招呼”这件看起来的小事,其实是对孩子社会化的基础训练。她的主动问好是在用社会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一个情商高、懂礼貌的孩子,才会赢得身边人的信赖。 不过,乖巧的她也有闹脾气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她因为看动画片时间太长,奶奶让她关上电视,她不听话,还和奶奶顶嘴。我知道后,给她讲明道理,让她给奶奶道歉,可是她不好意思认错。我依然毫不退让,直到她哭着向奶奶道歉。当孩子因为年龄小、不懂事、闹脾气的时候,我没有迁就她,用我的坚持,告诉她可以怎样做。她也许当时并不太懂得深刻的道理,但她却知道应该怎么做。就这样,我的女儿成了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二、8岁,她是小大人更是小主人 当女儿长到八九岁的时候,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许多事情都想去尝试。一天放学,她告诉我有一个英语的大赛,老师推荐她去。她觉得这是一种光荣,就想去参加。我提醒她,她的英语水平在班里还可以,但是去参加全国大赛会有很多困难。她马上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当她顺利地通过预赛、初赛之后,她却因为同学放弃复赛而犹豫了。我听后问了她两个问题:她参赛是为了什么?她希望从中获得什么?她说是为了挑战自己,锻炼自己。于是,女儿坚定地选择继续参赛,最后获得了全国三等奖。 在和她对话的过程中,我清楚地意识到此时的说教,不如引导她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学会选择,并在选择之后,为自己所选之路付出努力。这种做法唤醒了孩子的内驱力,让她行动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心,这样取得成功后,会更有成就感。 其实,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我看了很多家教书,也懂得不少教育方式。经过多年的反思和总结,才能说出让孩子信服的道理,要不然,家长肚子里没“货”,也是很难让孩子信服的。 三、15岁,我做“信任者” 她做“守信者” 正是我对女儿一直以“导”为主的方式,她平稳地度过了前两个叛逆期,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她升入中学后,为了让“青春期”与“更年期”和谐相处。这一次,我不再等着她出问题时,自己再出手相助,而是采取了防患于未然的办法。 1 首先,我们相约:我做个“信任者”,她做个“守信者”。以使用手机为例,我为她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是为上下学联系接送用的简装机,一部是节假日外出游玩拍照的苹果手机。有了分工不同的手机,既保证了联系,又避免了孩子成为手机控。她对此欣然接受并严格执行。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女儿依然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青春期的孩子对她所处时代,总是充满好奇与向往。与其让她自己闯世界,不如我带她去看世界:南锣鼓巷寻找老北京,兵马俑感受历史的伟大,巴厘岛漂流探险,再到法国看薰衣草…… 这一切影响着她,改变着她。女儿在一次次旅行中开拓了视野,认识了世界。翻看她的朋友圈,我从一张张照片旁白中就可以了解她看世界的角度:南山南,北海北;一砖,一瓦,一城墙,一西安;听说有一种美丽叫做碧海蓝天……正如当初给她取名为“嘉宇”,我们希望她也能为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1f306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