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意义和由来

时间:2022-10-12 21:5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重阳节的意义和由来



小编特别推荐

重阳节小报 | 重阳节习俗 | 重阳节英文 | 重阳节由来 | 重阳节资料 | 重阳节致 重阳节的过法有很多种,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单位发的钱只是意思意思,社区的歌舞肯定达不到专业的水准,儿女带老人出去旅游也未必玩得出什么名堂,累心累人的居多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不同形式,看到的是一种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至于采访中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不过也是一种过法嘛!记者只好持保留意见了。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群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脍炙人口。而现阶段,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未富先老的社会压力,赋予了文化色彩浓郁的重阳节更多更沉重的现实意义。

不管怎么说,重阳节只有一天,就像廖主任说的那样,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的时间里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从风气上加以影响,从观念上加以调整,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

中秋前夕,传来我国端午节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佳讯。

约有2000年历史的重阳节,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上至宫廷皇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天登高饮酒、赋诗赏菊,举国同庆、万民同欢。在今天,重阳节又承载着超过1.49亿的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人口11.3%比例的一个银发社会。政府将它定为

1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老人节、敬老日。

既然是一个全民敬老的节日,就需要创造一个全民表达敬老、爱老的环境和条件,但就多年来的现状而言,重阳节特殊的节日功能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调查显示,过半的年轻人不知道重阳节在哪天,不知道重阳节的特殊意义,更不知道重阳节与敬老日同为一天。绝大多数传媒在重阳节那天报道的中心话题是工会、领导送温暖,看望孤老献爱心。而大部分老年人对重阳节的期待仅仅是单位的慰问。重阳节仅仅成为单位退管会一年一度的一项工作。调查还尴尬地显示,假如重阳节不在周六、周日,人们不可能请假去看望父母、祖父母,当然更谈不上在这一天陪同父母外出走走。

笔者认为,要使今日之重阳节真正实现其作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节日,突出其历史内涵,彰显其文化功能,就在于将重阳节列为国定假日在重阳节到来的这一天,全民放假,使儿女能够放下工作探望父母,儿孙可以暂停学习问候爷爷奶奶,邻家的孩子可以知道楼下的阿婆要过节了。这其实正是一种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社区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倘若重阳节作为国定节日,就有机会与周末相接,形成一个三天的小假期,特别适合探亲访友,或作短途旅游。而重阳节外出登高游乐的传统节日特点,也正是现代旅游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任何其他传统节日无法比拟的。

前几年,两会中不断有代表、委员提出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却将重阳节遗漏了。重阳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财富,只有先设为国定假日,才可能让年轻人记住这个节日并关注它的内涵。一味指责年轻人崇洋节是不客观的。从清明、午、中秋这两年的受关注程度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2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重阳节在国外也是一个有影响的节日,日韩东南亚,至今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民风古迹,没准儿哪天某国再来一个申遗,教我们愧对祖先愧对子孙。对邻国的民俗文化考察证明,重阳节及其相关的文化遗产比我们传承得好。 端午之争是前车之鉴,重阳节不是没有可能重蹈覆辙。

3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2510f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