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其中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位汉赋的著名代表人物——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西汉著名辞赋家。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被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以及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还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作有《子虚赋》《长门赋》《凤求凰》等。其中《凤求凰》是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 2.扬雄 扬雄,一作“杨雄”。其本姓杨,扬雄好奇,特自标新,又改姓为扬,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扬雄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多识,十分喜好辞赋。自小口吃,不善言谈,但十分善于思考。年轻时,扬雄非常崇拜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外忧内患的汉王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但他自认为自己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为扬雄的辞赋成就可以媲美于司马相如,后世将两人合称“扬马”。 3.班固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班固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并且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由于班固性格宽容随和,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而骄傲,所以得到了同学及士林的称赞。他父亲去世时,班固年仅二十三岁,但已具备颇高的文化修养和著述能力。他的著作《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 4.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在汉赋发展史中具有巨大贡献,在他作赋的生涯中,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张衡赋的代表作历来公认为是《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他同时也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科圣”。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4c49db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