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手法在初中文言文中的运用 作者:许之广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6年第5期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中学(530049)许之广 [摘要]生动运用对比手法,对文章透彻的说理、形象的凸显、主题的突出效果甚大。通过挖掘对比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对比手法文言文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14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明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读者分辨好坏是非,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不难发现不少文学家别具匠心地运用对比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有利于深入浅出地对比说理,凸显形象,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一、运用对比,说理透彻 先秦诸子散文中各种流派有不少是通过对比手法把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提出的,恰当地运用对比,使说理更加透彻。比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反复对比论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最后得出故得“人和”者,战必胜矣的结论。又如:《墨子》的《公输》,文中巧妙地运用“荆之地方五千里”与“宋之地方五百里”,“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与“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与“宋无长木”等三组对比,使说理生动透彻,令人信服。 二、鲜明对比,形象凸显 不少历史著作运用鲜明生动的对比,彰显出人物的形象。如《曹刿论战》一文,叙述长勺之战过程中人物的言行也运用了此种手法。“公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将鼓”“将驰”表现鲁庄公冒进急躁的形象,“未可”“可矣”则足以体现曹刿从容不迫和胸有成竹,这一对比,体现了曹刿卓著的军事指挥官的形象。《愚公移山》一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愚公”的“愚”其实为长远眼光、大智若愚;“智叟”的“智”,其实为鼠目寸光、鄙陋短浅。作者这一有意的颠倒,既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又有讽刺的意味。一个高尚,一个平庸,强烈对比中两人的形象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名篇《唐雎不辱使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秦王和唐雎这两位人物的言行。文中作者把身为强国的秦王与弱国使者唐雎放在一起,会面时,两人对立并存、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生死不容。身为大国君主的秦王,一边质问,一边威胁,盛气凌人,摆出一副关心弱国的虚伪姿态,企图拿他的意见,强加给唐雎。而唐雎,虽是弱国安陵的使者,却镇静沉着,丝毫不被秦王的威胁而屈服。秦王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一变化过程,是因秦王是强国、大国,仗势欺人,而后黔驴技穷。唐雎先恭后倨:奉命出使、冷静应战、唇枪舌剑、“挺剑而起”。这一变化,是因唐雎是弱国使者,故含而不露、胸有成竹、待机而发。一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一临危不惧、机智果敢。一倨一恭,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人的形象跃于纸上。 三、强烈对比,主题突出 强烈的对比,能使人物形象鲜明、感受强烈。对比的运用,能深化文章的主题,强化文章的艺术效果。王安石的《伤仲永》:仲永幼时天资过人“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十二三”“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青年时平庸无奇。仲永变化前后强烈反差,他才能衰退,变成众人,这是“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的必然结果。仲永“通悟”之人尚且变为庸人,那么本来是“众人”的,又没有“受于人”那就更加跳不出“众人”的范畴了。因此,作者认为后天的教育对成就人才极其重要,深化了主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把自己跟太学生的求学经历来对比。用自己的“缊袍敝衣”与太学诸生“被绮绣……右备容臭”对比,作者一连用“被”“戴”“腰”“佩”“备”等几个动词,极力刻画出太学生服饰的华美。一方是服装艳丽,一方是衣衫烂袄,贫富对比鲜明。以自己的“手自笔录”“弗之怠”“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勤且艰”“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等等的冻馁之患、奔走之劳和求而不得与同舍生无食宿之患,群书具备,师随左右的学习条件优裕而懈怠进行对比。文章围绕“勉励好学”这个中心叙述,阐明了成就学业和修养道德,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不取决于客观条件的道理,升华了主题。《孟子》的说理散文《鱼我所欲也》,开篇利用正反对比阐明“义”重于“生”的道理,反面推理后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要不贪生,不避患。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又进一步论证了“义”重于生命,突出主题。 总而言之,对比这种表现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它是将两种对立面的事物或单个事物的两面同时举出,进行对照比较,致使好坏分明,鲜明强烈。通过对比,明辨真善美,分清假丑恶,赞扬什么,抨击什么,一目了然,达到清者愈清,浊者愈浊的神奇的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6891e7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