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窑 作者:暂无 来源:《检察风云》 2013年第21期 文·图/高阿申 历史名窑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著名品牌。评选“当代名窑”,无疑,促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 2010年12月15日,“当代十大名窑”奖、“当代名窑‘创新奖’”和“当代名窑传承奖”的优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接受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等人为他们的颁奖。这些获奖者中的许许多多创作,由于以极品面目出现,又被众多鉴赏大家所认可与看好,亦因此,必将以无愧于极品的面目,传世于后代。 中国“当代名窑”评选,是对当今陶瓷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尊重,也是对当代高端陶瓷艺术作品的一次比美,一次总结。然而,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选活动,难度很大,尤其是需要时间上的积淀。所以,这样的评选,只宜十年、数十年搞一次。这是笔者参加中国首届“当代名窑”评选后的又一个体会。 然而,发明瓷器的古代中国人,很少谈论自己的发明。比如,举世瞩目的宋“五大名窑”,有关它们的记载,始见于明《宣德鼎彝谱》。被人津津乐道的哥窑,后代文献上多为一鳞半爪,记得最详,当数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亦只有62个字,以至哥窑窑址,至今众说纷纭。而其他耳熟能详的民间著名瓷窑如宋代耀州窑、龙泉窑、吉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包括盛唐时的越窑等,大多为后人的补述,鲜见文献实录和同时代人的评说。然而当下,却有人要对现今的陶瓷生产及作品作一个宏观检阅,这就是2010年由《收藏》杂志社创意策划,与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新浪收藏、艺超网联合主办,全国26个省市区收藏家协会协办的中国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 评选“当代名窑”,旨在繁荣创作,引导收藏爱好者更好地认识当代原创艺术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10年8月,评审活动于西安启动,至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数月间,为寻访名窑名瓷传人,由北京李彦君、台湾徐政夫、上海罗宏才、陕西禚振西,以及福建、广东、安徽、河南、江西等地十五人组成的专家评审组,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历史名窑和传人的所在地。“当代名窑”之考评,跨度为九省,每每还要在当地召开研讨会,工作量和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受篇幅所限,笔者仅就钧瓷和德化白瓷的考察,谈些体会。 10月30日,专家评审组一路风尘抵达河南禹州神垕镇,对大宋官窑·荣昌钧瓷坊进行考察。上午10时,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特地举行了隆重的开窑仪式,我们目睹了全过程。“烧窑如赌石”,当百多件出窑后的钧瓷一件一件被销毁至尚剩二十来件时,意外突然出现:禚振西和黄晓明等人,各自从空中抢救了几件她(他)们认为属于美品的钧瓷。这些器物,事实上,远胜于市面所见。笔者也以为有几件窑变瓷器不乏天然之美,似乎可以手下留情。但把关的工艺大师不肯松口,还振振有词道:“今日大宋官窑,就是靠无情地砸瓷,历炼成就的。”最终,经过切磋与再次辨认,禚老师抢下的那一件,因其釉泽颇具“天人合一”的情趣,才躲过一劫。其实,钧瓷的妙,就妙在于多变与不确定性。它的难烧,亦在于此。因而,钧窑的烧造,往往“十窑九不成”,少有精品,甚至精品率为零。 据不完全统计,禹州市目前注册的窑口达120家, 没有注册的难以计数。规模和影响较大的还有孔家钧窑、星航钧窑、苗家钧窑、神州钧窑、建军钧窑、金堂钧窑、晋家钧窑、御钧斋钧窑、国政钧窑等等。 在评选研讨会上,面对大宋官窑一件件色泽神幻、尤如出自上帝之手的钧瓷美器,笔者感悟颇多。这些原创之作,之所以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祥瑞瓶)赠送与会元首和政要,之所以作为国礼(如意樽)由胡锦涛主席赠送哈萨克斯坦总统,之所以妙品连连层出不穷,皆因为当代神垕镇的钧瓷艺人,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与传承历史名窑之绝技,让作品在文化内涵、造型设计、釉色变化等方面,到达了炉火纯青地步,使“釉为钧之魂”达到了一个新的极致。 在北京,荣昌钧瓷坊专设了钧瓷博物馆。其卖品部的一件标价3.9万元的福寿桃,据说,由于供不应求,在倒卖者手中,竟翻番至39万元。当笔者目睹了极具艺术扩张效果的福寿大瓷桃后,深信此话不假! 笔者曾思忖,倘若要评选“当代十大名窑”之最,非“大宋官窑”莫属。荣昌钧瓷坊不只艺高瓷美,还有在京开设“大宋官窑”钧瓷博物馆的大气魄。然而,随专家评审组于11月11日对河北曲阳定瓷、邯郸磁州窑瓷的入围单位进行考察后飞赴厦门转到德化,才由衷地感到山外有山,当代中国白让人震撼。 2008年,在上海东亚展览馆观摩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时,笔者曾就中国白,同陈仁海先生有过一番探讨。有关那次见面,《上海收藏》专门发了新闻。而今日之中国白,已不可同日而语,大致可归为三点: 一、薪火相传,不拘古制。明代德化白瓷质地坚韧莹润,在白色中微闪黄或闪粉色,如肤似玉。当代“中国白”白度较高,使人一见,顿有静穆之感。有些摆件和实用器的釉面,经过特殊处理,看似无釉却有釉,使之既有德化瓷泥之本质美,又可用手触摸而不留污痕。比如“欢喜就好”弥勒佛,温润洁白,触摸如玉,被称为很好摸的“中国白”。 二、技法独特,工艺繁复。“中国白”运用捏、雕、堆、贴、镂等多种技法,与传统模压技术和整修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譬如《携手共荣》双葫芦瓶,花瓶上镶嵌着呈怒放状的牡丹与菊花,但见花瓣薄如膜,花蕊细长如丝,花开时的质感和层次感,均被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精雕细琢程度,到了无以复加地步,代表了当今德化白瓷最高水平。 三、顺应潮流,敢为人先。明末清初,德化瓷雕多见观音与神仙造像,是因为战乱和时局动荡,人们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白,自然亦要反映一种心境。创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为瓷雕作品注入了时代精神——和谐,推出一系列与时代主旋律相呼应的新品种。 例如,上述为纪念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中国台湾三位党主席,精心设计的《携手共荣》双(联体)葫芦瓶,其高88厘米,已见含义。而古之“葫芦”,寓意“福禄”,如今对称的双葫芦瓶,又似一个大“囍”字和“共”字,寓意两岸合作,双喜双赢。又如,被尊为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投保5.6亿元的“世博和鼎”,尺寸高达130厘米,直径70厘米,形体浑然壮观,为古今德化之最。据报道,为了让这件庞然大物“万无一失”地从德化运抵世博会福建馆,福建主办方当时曾以十万元重金,向全球征集运输方案。 在德化期间,评审组专家应邀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此外,还参观了“中国白”设在厦门的“中国白艺术宫云顶馆”。据介绍,作为现代文物,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和南京博物院均有“中国白”的收藏。 不比不知道!显而易见,“中国白”和“大宋官窑”均无愧为“当代名窑”之典范。此外,河北曲阳定瓷传人陈文增、陕西铜川耀州瓷传人薛胜利等,让人见到了陶艺家的睿智。这里,还必须提一提河北邯郸磁州窑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立忠先生。尽管其所办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和作品的推广等项目没达标,最终落选;但是,他们父子三人呕心沥血保护元、明、清历代磁州窑古遣址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仰。在他们呵护下,磁州窑(盐店)遣址博物馆成了集保护文物、演示制作、展示陶瓷作品的教育场所,他们向游客免费开放、免费讲解和免费的展示服务,竭尽全力向世人传授和弘扬磁州窑文化的精神,令人感慨和心存感激。综上所言,专家评审组的所见所闻,可浓缩为十个字:中国古代名窑,后继有人。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66fe32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