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手抄报简笔画图案 腊八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些腊八节的传统童谣。下面收集腊八节手抄报图片大全,供大家参考。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桔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粥三个字包括三个概念:腊是指节气、季节,表示进入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八是数字,表示八种谷物;粥那么是饮食的品种。 其实腊八粥不一定非得凑成八种谷物,多几种少几种也行。冬季里北方都有农闲“猫冬”的习俗,人们一般不出户外,一天只做两顿饭。粥既省米又暖和,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多种谷物掺在一起熬粥,也增加其营养成分。腊八粥主要用高粱米、小米、大豆、江米、糜子、大米、麦米、饭豆等,这些谷物中有的含糖分高,有的含淀粉多,有的含脂肪酸,熬在一起使粥具备养生、长寿、御寒的功能。腊八粥营养丰富、香糯可口,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如今,“腊八粥”不只是在腊八那天在民间的饭桌子上才能见到,就是平时,只要你到北方来,对主人说想喝腊八粥,主人就会热情地给他端上一碗,因为“腊八粥”已成为北方人经常食用的食物。 关于“腊八粥”,传说古时有一个小伙子是个独生子,他的和娘都是种地的庄稼人。由于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所以从小就舍不得让他干活。一来二去的,这个孩子就呆惯,不愿干活。偏偏这孩子长大后娶个不会过日子的媳妇。头几年老两口健在时,小两口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几年之后,老两口去世,这小两口坐吃山空,没几年就把父母给他们留下的八囤子存粮吃个底朝天。 这一日,到腊八。丈夫对媳妇说:“去舀点米做饭!”媳妇来到粮仓一看,个个囤子都是空空的。没方法,也不能不吃饭哪。于是媳妇只好拿起笤帚挨个囤子底扫。八个囤子底都扫完,好歹扫一些杂七杂八的米粒,只够做一顿粥的。 从那以后,他俩就天天迎风冒雪出去要饭。转眼到春天,该选种种地。小两口扔要饭的“乞丐瓢”,也像老辈人那样下力气种地干活,慢慢地日子又过好。 日子虽好过,但小两口也养成一个习惯,每年到腊八这个日子,小两口一定要从各种米中抓出一把,掺在一起熬粥喝,为的是记住以前的教训。一来二去的,左邻右舍也给孩子们熬这种粥,讲这个故事,以启发后代要勤俭。于是,这种一到腊八就喝“腊八粥”的习俗流传下来。 1、喝碗腊八粥迎新年 每逢腊八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相传我国古代天子,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展腊祭,敬献神灵。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进展的。在这一天,人们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展祷祝。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存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桔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局部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92c6f3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