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那些被称为“麦客”的人们

时间:2022-04-15 04:23: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记忆,那些被称为“麦客”的人们



所谓“麦客”,就是陕甘交界地区的贫苦农民,离开贫瘠、时常

闹“饥荒”的家乡,到相对富庶的中东部地区打短工,从陕西关中平原开始,肩背编织袋(内装简单衣物和被褥、干粮),斜挎一把镰刀,成群结队,一路迁徙,徒步、扒火车(为了节省路费),沿途为当地人收割小麦赚取收入,补贴家用。他们每到一处,聚集在集镇,等待附近村落的老百姓雇佣,谈好报酬(一般按每亩多少钱谈好,他们会用步量法测算麦地面积),然后跟随雇主去收割小麦。他们白天割麦子,饭食由雇主送到田间地头,晚间就在村巷路边露天住宿,或者赶夜路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一把镰刀、一千里路,一、两个月时间,用汗水、泪水和鲜血(常被镰刀割伤或因矛盾斗殴致伤)为全家赚取来年的口粮和不多的花销。年龄从十多岁到五、六十岁,性别有男有女,风餐露宿,一路辛劳。 “麦客”的称谓由陕西关中方言而来,他们是外来人,所以是“客”这样的“客”专为收割小麦而来,就叫“麦客”。这种劳作方式何时开始形成,各地方志有记载,没有去专门考证,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集体化的“人民公社”等制度,自发外出短期劳作的“麦客”一度消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全中国分产到户,重归以“每家每户”为单位的个体化农业生产模式,“麦客”随之重又兴起,八十年代中后期曾兴盛一时,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农机具逐渐普及,“麦客”现象再度销声匿迹。可以肯定的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了。“麦客”的历史,会被时间遗忘和尘封。(图片来自网络,据信黑白照片大部分为陕西摄影师“侯登科”1950-2003)先生所拍摄)




每年三四月间,麦客们就开始出门,他们像候鸟般飞越关山,其中有兄弟同行,还有父子同行甚至夫妻相随,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以补家庭短缺或寻找生路。麦客大多衣着简陋,头戴一顶草帽,腰挂一把镰刀,肩上搭一口袋,背袋里装着一件烂棉袄或一床薄被,就是全部行囊。四五月间麦子从河南开始收割,这些人汇成八百里秦川蔚为壮观的麦客大潮。首先向东走,最远可以到东边安徽,河南中原大地和气候早一些的陕南汉中地区开始收割,沿路迁徙换地方叫“赶场”。陕南麦客多就近“赶转”于关中南部和西安地区,陕西西北各县麦客多就近“赶转”于咸阳地区。来自甘肃、宁夏的麦客,先由西向东赶场,再由东向西转场,东进西退,直至返回家乡,往返一、两千里。以前他们全靠步行,往返历时四五十天,在麦收季节高峰有几十万麦客活跃在中东部平原的小麦主产区。他们一般露宿屋檐下,车站旁,甚至马路边,如同难民,在那里等待雇主,偶尔才会夜宿雇主家。一般雇主都会管饭,做好的饭菜(以面条和馒头为主,少有米饭)送到麦地里,麦客们在休息间歇顺便吃饭,既方便雇主也节省时间收割更多面积的麦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b00e70af1ffc4ffe47ac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