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长》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渲染气氛:源于生活 片段一: 1、导语: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我们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经写过这样的古诗——(播放课件:《游子吟》) 2、请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启发学生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位母亲正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她缝得那么仔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生:我看到一位母亲在缝制衣服,因为她的儿子要出远门了,她把衣服缝得很厚实,希望她的儿子穿在身上不会感到寒冷。 生:看到这幅画,读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她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 3、小结:是啊,我们的父母像孟郊的母亲一样,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是多么辛苦啊!我们应该怎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孝亲敬长的话题。 反思: 道德,并不是游离于社会、生活外的独立现象,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更多地借助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来完成的,而在没有根基的土壤上进行灌输、渗透,无异于拔苗助长,就像农民种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这合适的土壤就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学生积极情感产生的基础,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本堂课一开始,我以学生学过的《游子吟》一诗,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想象生活中妈妈照顾、关爱自己的情景,自然地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用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敬爱父母的情感。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学生主动开始学习。“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我想,有了情感在品德课堂的介入,课堂才会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率。 二、整合教材:贴近生活 片段二: 1、师:说到孝亲敬长,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主席在革命胜利后,返回故里,特意在父母的坟前献上一束松枝;陈毅元帅亲自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清洗尿裤……,下面我们来听听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2、学生表演故事《不再让妈妈操心》 3、听后讨论: ①刘伯承是一个什么人? ②有一次,孝生(刘伯承的乳名)淘气,背书瞎背一通,妈妈知道后很伤心,孝生有什么表现? ③孝生改正后,是怎么做的? ④什么才是对妈妈最大的孝顺?对这个问题,刘伯承是怎么回答的? 4、相机学习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师:我们再来听听刘谦、小铭的故事,讨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 6、小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不忘养育之恩;我们的同龄人,对长辈生活上关心体贴,精神上给予安慰。他们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反思: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从这点来说,教材有其权威性。但教材又只能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它并非是唯一的,教材中有些内容的安排也不是最好的。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教材文本,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教材作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使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领悟体验。 《孝亲敬长》一课中例举了革命老一辈,如毛泽东、陈毅、朱德在为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操劳时,也始终没有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事例,说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领袖人物的事例的确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但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这些事例太遥远,而且是一句话带过的,如果简单地读一读、说一说,学生对孝亲敬长的认识就不够深刻,也不会有较真切的体会。因此,我在教学时,对教材进行了改编、整合,用刘伯承小时侯的具体的故事《不再让妈妈操心》替代了文中简略的语句。在这个故事中,出现的是一系列的“生活事件”,而这生动典型的故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教材和生活之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当然更容易被接受了,因而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听完故事后,再进行细化讨论,学生们在交流中有感而发,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要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形成了健康的道德认识。 通过整合教材,让教材从生活的事例出发,教材也就成了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激发学生美好情感的活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277489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