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赏析

时间:2023-01-31 15:33: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白蜀道难赏析

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奇特,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河岳英灵集》)说这诗写的很奇特,自屈原以来还没有人写出这样味道来的。 一、充满炽热奔放不可抑制的情感,主观性非常突出

在绘声绘色叙述山行艰难可怕的时候,作者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极力渲染苍凉、悲愁气氛,烘托危途难行的主题。末尾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双关语,由大自然之险,写到政治之危,又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味深长的叹息结束全篇,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是感情的爆发、延续和收束。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危途难行,并定下全诗的基调,一唱三叹,震撼人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出现,还鲜明地体现了作品结构的严谨。它第一次出现,是写蜀道开辟之难;第二次出现,是写蜀道行走之险;第三次出现,是写国情之险恶。我们说,此时诗人的感情发展达到高峰,悲愤难禁,倍觉艰难。同时在结构上,也标志着由极写山之高、路之难,转向写政治形势之险恶,既是前节的收结,又是后节的启导;既照应了开头,又使读者对蜀道之难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反复呼告,不仅鲜明地体现出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感情`起伏跌宕,又像乐曲的主旋律,具有回环荡漾的音乐美。由于它始终贯注全诗,这就构成了全诗的感情主干,并将全诗凝聚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诗人惊叹蜀道之难,感情又是昂扬奋发充满力量的,诗人的感情仿佛是随着蜀山、蜀水迭宕起伏,读后令人心情振奋。

总之,这一中心句的三次出现,在全诗的层次结构,感情凝聚,气氛渲染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深厚的情感,还以作者对西行友人的提醒、呼唤、劝告中流露出来。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亲切的询问,表示对友人的关怀。而接着畏途巉岩不可攀一句已含有赶快回头,不可前行的意思,但友人毕竟又向前走了,历经险境而抵达剑阁。作者以熟人的口吻、困惑不解地问道: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实际是一种担心,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心,而友人终于在蜀地住下了。这是豺狼出没、蛇虎横行的地方,千万不能久留哇!于是诗人又发出深情的呼唤: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再三叮咛和规劝中,饱含着一片深挚的友好情谊。 二、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在抒发旅愁的时候,诗人写到: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这里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鸟声凄厉,迴荡其间。丰富的想象,精心的构思,把人们引入一个悲凉、惨淡的艺术境界。雄飞雌从的设计,更使羁旅者勾起思念亲人的愁绪。这


样生动的艺术效果,若不是作者在驰骋他那奇幻而又细致的想象之后落笔,是很难产生的。

再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蜀道上奇险壮观的景象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在诗人如椽大笔之下,连绵的山峰,几乎顶天而立;枯老的苍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之间,飞泄的瀑流争相吼叫,砯崖击石发出震撼千山万壑雷鸣般的声响。这里既有群峰屹立的雄伟壮阔景象,又有枯松倒挂的特写镜头,既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近景,又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动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想象力和描写的本领。

李白善于夸张。他的夸张与众不同处,往往是将事物夸张到极度,并且动辙用千万等数词来形容、装饰,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典型的。《蜀道难》的夸张也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古人常以绝对办不到的事比喻成比登天还难,而诗里却极力夸张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除此恐怕没什么更夸张的写法了。扪参历井仰胁息,也是绝妙的夸张之笔。扪历两个动词的连用,显出友人出没在星宿之间,那山之高就不言而自明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个描写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连峰去天不盈尺比后世民谣离天三尺三的说法更具夸张性。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也以猿鹤面对高峻的山崖无可奈何的夸张描写,反衬行路之人陷入困境。诗人还把神话传说引入诗中,给这篇浪漫主义诗作增添了光怪陆离的色彩,蚕丛及鱼凫的传说,形容历史悠久,突出了蜀地自成一国与世隔绝的丰功伟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等诗句,活画出他们穷凶极恶,残害生灵的狰狞面目,极写环境的恶劣。

作者通过神话描写,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极度艰难,又给危途难行的主题作了极精彩的渲染。六龙回日的神话以极写山势之高峻。按理六龙驾着太阳神坐的车子应通行无阻,可它也竟然被蜀道上的险山挡住了,太阳神也不得不转驾回宫,那行路人就更不要说了。子规啼月夜这是暗用蜀王杜宇的传说,给山行的描写笼罩上凄厉愁绝的气氛。传说子规的啼叫声,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那作者劝阻友人的用意已暗含在鸟鸣声中了。这实在是奇妙生动、令人拍案叫绝的写法。

这种罕见的奇特体调的形成,自然得力于那种令人难以比美的超凡绝伦的想象了。诗人的想象,出入古今,驰骋上下,从古到今,从天上到地下,所有的想象与夸张都临近或超越了事物性质的极限,基本是超现实的。因此形成的意象,一个接一个的急促奔涌,奇意迭出。在想象、夸张之中又往往加上诗人的感叹、惊呼、反问,这不仅充分显现了蜀道山川雄奇险峭的气势,而且表现着诗人激情的跌宕,从中可感受到诗人灵魂的飞动和落落大方自由的胸襟气度。正是这种鲜明强烈的主观性,才使得蜀道这一客观对象深深地印入读者心中,而难以忘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796c9f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