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简单的植树节环保手抄报

时间:2022-04-26 15:0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单的植树节环保手抄报

保护绿色植被是我们的责任,植树节就要到来,我们可以通过制作黑板报来提高我们的绿色环保的意识。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植树环保手抄报,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20xx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20xx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20xx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20xx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0xx3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0xx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312日定为植树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1920xx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的号召。中国开始了“20xx年绿化运动,目标是20xx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 / 3






1920xx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1920xx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1920xx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20xx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当城市绿化面积达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2 / 3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右。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a32494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