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词《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六月》赏析

时间:2023-01-11 07:19: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贺的诗词《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六月》赏析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六月》 唐•李贺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 【赏析】

此曲写夏日观看日出的情景。前三句是日出之前的准备活动,六月天炎,诗人便“裁生罗,伐湘竹”以便着帔卧簟。后三句写日出景象,把太阳从初升到高悬的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来。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像一面红色的镜子;环绕着太阳的彩色光环,宛如圆圆的车轮在空中徘徊;阳光照耀大地,好像是火神祝融骑龙奔来。这三句连用三个比喻,以红镜高悬喻朝阳之初升,以车轮徘徊喻朝阳透过云层所形成的光环,再以赤帝骑龙形容太阳光芒万丈,普照大地的景象,想象新奇,生动逼真。

李贺是继、之后,中国文学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这首曲子的最后三句就体现了李贺诗的特色。

扩展阅读:李贺的作品风格

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


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李贺把诗歌作为呕心沥血和事业,其母说他“呕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秋来》这首诗中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李贺语言的艺术特色。别具一种魅力。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史书评价 《旧唐书》

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

《新唐书》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历代评价

《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

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d15c2e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