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渔港,与渔文化有约

时间:2023-01-22 11:33: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浦渔港,与渔文化有约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石浦是活着的古渔镇,“海市蜃楼前,风浪曲折。他们生活在潮汐的烟雾中,数千英里的海浪冲到他们的枕头边”,雨中游石浦,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宁波象山石浦渔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渔港古城,因渔而港,因港而城。 石浦古城依山临海,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被誉为“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

进入景区一两百米,我们来到石浦古城的第一处台阶,导游帮我们拍了进景区的第一张合照。面对导游的镜头,我们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站成三排。我穿着酒红色条纹T恤,站在第一排的最左边,幸福画面在瞬间定格。

导游小包,是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解说专业,声音柔美动听,能把石浦古城渔文化讲解得深入浅出。我们边走边看,边走边听,走走停停,好不悠闲。

作家方哥用手机不时地取景拍照,碰到感兴趣的问题还不时问导游小包,小包一一解答。我则关注石浦古镇各处景点的对联,喜欢对联中的语文味,文化味。古城茶楼有一对联:茶烟琴声书声,竹雨松风梧月。此对联仿佛告诉我们,生活中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生活味烟火味,雅俗共赏,如诗如画。

狭窄的街道有一家“大皆春”药房,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吊篮膏药这种石浦特有的商业文化现象。“大皆春”药房的楼檐下吊一只竹篮子,它是无字的店牌,客户来到店门前,先朝楼上大喊:买吊篮膏药喽!不一会便有一位女子探身窗外,徐徐放下系在楼檐下的竹篮子,客户一边把钱放入篮子,一边高声说着药名。楼


上女子再次收绳、放绳,一桩买卖就完成了。在这里导游结合实物、图片,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渔文化。石浦的渔港渔村渔民渔宅、渔市渔节渔商渔史、渔谚渔俗渔歌渔谣等每个渔字都是一本书,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石浦渔文化的富集性、典型性和历史性,是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

在观正堂,我读到这样一副对联:两袖清风静怀此生官况,一庭明月朗同吾辈心得。读到此对联,导游小包介绍

的石浦有关的文化名人,一一浮现在脑海中,戚继光,文天祥,蔡元培,柯受良,还有本土慈善家……

我们拾级而上,边走边看,来到了古镇最佳观赏处。在二楼平台,我们眺目远望,近处古城街巷交错,马头墙,灰黛瓦,木瓦房,远处房屋依山而建,错错落落,起起伏伏好多重。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光阴的诉说。景台有对联一副:秋古城话沧桑,万仞环楼揽胜景。我拍照时,楼标云老师正执着于古城里那一盆盆无处不在,绿意葱葱的吊兰,吊兰似乎用旺盛的生命力在述说着古城的生机与活力,与沧桑对话,与古老对话。

这里有蔡楚生、王人美、聂耳一行30多人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国际得奖片《渔光曲》时下榻的“金山旅馆”;这里有600余年的古城墙;这里有抗倭明官兵留下的“摩崖石刻”;这里更有激情、嘹亮又趣味无穷的渔家民俗文化…

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马上就过去了,我们在导游小包的引领下,参观了石浦古镇的十多处景点,真是“老城渔火远,一步一百年”。

象山石浦,与渔文化有约,想起了清代陈秉元在《石浦竹枝词》诗: 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 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






作者简介:黄军阳,笔名牧歌,男,80后,浙江东阳,教师,浙江省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副秘书长。作品曾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意林》《钱江晚报》《金华日报》等,曾主编并出版了《中考语文复习一本通》等八部教育教学用书,散文观“左手诗,右手思,主张用诗意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670072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