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历史和由来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一般在4月4日或5日。这一天是纪念和缅怀祖先的日子。 清明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到476 年的春秋时期,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忠实随从介之推。在晋文公登基之前,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做成汤给饥饿的晋文公喝。晋文公十分感激,他许诺会报答介之推,但他登基之后,就将介之推忘得一干二净。介之推没有索取任何回报,悄悄带着老母亲隐居山林。当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为了让介之推重返朝廷任职,他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并没有出来而是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伤心之余,下令以后这一天不许生火,因此人们只能吃寒食,所以这个节日原来叫做寒食节。 在唐代,清明节又增加了扫墓活动。到宋朝开始在清明节使用蜡烛。现在,中国人去祖先的坟墓前祭拜,打扫并清除坟墓周围的杂草。他们为祖先供上食物、鲜花,点燃蜡烛,或者焚香,燃烧纸扎。这一天的节日还被称为清明节或祖先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ae2e100242a8956aece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