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印象:走进元宵节 背景:《节日》单元通过对春节的体验与交流、对其他节日的了解和某一节日的深度探究(来源、习俗、庆祝方式),理解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理解借助节日,可以来抒发情感、传承文化(形式),理解不同的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文化、联系)。 基本目标: 1.在已经对节日有了基本概念(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人们借助节日来抒发情感、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元宵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字谜识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再次见面),体会汉字的乐趣,认识生字。(课程标准1.2 学习独立识字,能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主动识字;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在识字过程中发展认识,发展思维。) 3.练习口语表达。(课程标准1.4学习用普通话与人交流,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在生活、活动或学习中乐于与人交流,能用完整、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 4.进行写绘,用文字书写自己体验元宵节的经历,学会用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话并写作。(课程标准学生将通过生活和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在书面表达方面获得如下进步:对写话有兴趣,乐于将自己生活或学习中想说的话写下来。能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能用一句或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写出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所学过的词汇、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2.体验好包汤圆的乐趣,并进行写作。 教学材料:学生做好的字谜灯笼、包汤圆所用材料、元宵节的资料、Y图等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我们还重点一起讨论了元宵节。让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生成的一些生字词吧。(复习Y图中的字词) 我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过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汤圆的馅是怎么做的等等,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探究的一些结果。 你们的探究真棒,比我说的都好,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小老师。让我们一起来齐读元宵节的儿歌。 2.教师点拨提升 学生们观看这一副元宵节的图片,看看里面有哪些元宵节的习俗。 老师讲解“元”“宵”这两个字的甲骨文演变历史。用造字法识字、偏旁识字等方法引入元宵节的意义。 讲解元宵节的起源和汤圆蕴含的含义。 3.真实情景体验节日。 体验猜灯谜、舞龙灯环节,让孩子们真实的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教师示范包汤圆,学生亲手包汤圆(副班老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此环节时间在15到20分钟)。 4.Y图梳理,练习表达能力 通过Y图,学生说出自己在包汤圆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并最后连成一句话进行梳理 5.写绘总结,写作能力练习。 把自己包汤圆的过程画一幅画在纸上,然后写一段话。注意里面的标点符号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ea60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