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乃人生之至尚精神食粮也。闲暇之余,手捧一本好书,倘佯在文字的暗流上,岂非人生一大乐事?洞察万物需要反复思考,斟酌推敲,读书亦是,只有细嚼慢咽才能领会到书中更多的真谛。
那些潜伏在文字深处的思想只有通过反复认真地阅读才可有所悟,初读张爱玲之名作《倾恋之城》我仅仅只为柳原与流苏的旷世爱情所感,并未有更深的体会。但经过反反复复、精细地品读几番之后,我才深深地能感受到张爱玲在文章中的那种决绝与肯定。这些藏在文字里面的精神暗流,通过反复地阅读,就仿佛细沙填满了粗糙石块中的缝隙,充实了每一位读者的新。不仅仅局限于张爱玲,读席慕容亦然。《在黑暗的河流上》这部作品,若是只读一遍,或许你会不屑于她说叙述事物的平凡与简单,但深入思考她的每一个娴熟简雅的文字,或许你会发现席慕容写的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不单单指的是一个平凡的“画展”。若你能深层品味,便会发现席慕容在此书中道出了心中的千言万语,用“艺术品”来道出作者一种想找以前的回忆,可是回忆早以不能找回,仅仅只是“一件含笑记下的悲伤。”席慕容将这些思想小心翼翼地蕴藏在字与字之间的微小的距离当中,需要我们反复阅读才领悟到真谛。如同细沙间空间一样,读书不能只满足于表面文字的理解,书中的真谛需要我们按照一张“藏宝图”一样,应细心地去挖掘出来,细细地品味。
早在宋时,才女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赌书取乐”,互相问对方文史典故,若非两人将诗书熟悉于心,岂会尚之甚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知识,还敢发出情趣。只有对书籍进行反复阅读和体味,你才能穿破文字那层薄膜,领会到书中更深层次得乐趣。
所以说,读书就如用玻璃珠去填满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看似已满,却是其中遗留下来的缝隙与缺陷依然不小,故我们需细心反复地去理解该文章,用细沙填满这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不留一点空隙。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的这句话,正描述了书中的奇妙。心底里那个滑稽画图一直珍藏着:金黄的月亮下面,有一片翠绿的西瓜地,一个脖子上戴着银项链的孩子喝完泉水后,快活地叫起来:“这就是书籍,我太喜欢了。”那个孩子不是闺土,那是我呀!”
正在阅读:
书籍作文800字01-18
中考作文范文:新龟兔赛跑09-15
2019年广东初级护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11-11
2020海南海口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12-01
小学二年级劳动节日记范文大全04-20
五年级写人作文:我的一个熟悉的好朋友01-09
2019年4月四川攀枝花自考座位号查询时间:4月3日后09-18
2023年天津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科目及方式[4月15、16、22、23日]04-15
贵州毕节大方县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领取通知04-05
妈妈的童年故事作文800字08-13
五年级有意义的清明节作文400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