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日记5篇

时间:2022-10-20 00:4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记# 导语】科学与太空相互碰撞,知识和奇妙完美结合,尽在天宫课堂!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日记

  今天我在家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神州十四号的宇航员们变成天空老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洋阿姨飘在太空中,用2米长的吸管轻松的喝到了芒果汁。陈冬叔叔演示扳手漂浮在空中自由翻转和掉头,多么神奇啊。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可感受了科学的力量。我们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是先进的航天技术。我将努力学习,为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日记

  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果然不负期待、大有收获!这一堂课,在全新的问天实验舱段开展,主题是“播种太空”,首次展示了中国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验操作,各种高科技器材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空间站作为太空实验室强大的科研能力!3位航天员向我们介绍和展示了他们在轨工作、生活的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实验,平常在地面很寻常的动作到了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竟然变得大不一样,令我瞠目结舌!比如我们所周知的毛细现象,到了太空中,由于失去重力的作用,只剩下表面的张力,我们可以看到,水在张力的作用下,在玻璃管内运动,最终充满整个管子。这可以让我们充分理解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对其产生的影响,实在是太神奇了!这堂课关于水的实验可真不少,水球、喝水都变得饶有趣味,我的心呐,早就飞向了中国空间站!

  我平时最喜欢做实验,看到航天员在实验舱操作,手心里不禁捏了一把汗,多希望自己也能踏入太空,加入他们的行列,亲自操作实验器材,感受太空实验的魅力!航天员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种植,从设法把植物养活,到开花、结果、繁衍等实验。我刚刚学过“控制变量法”,就在《天宫课堂》中看到了相关的知识,知道人为增减环境要素能够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也在想,如果我在太空种植一株植物,是会种白菜还是油麦菜?也不知道我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在太空会不会生存、怎样生长……当我们的脚步迈向更远的太空,生物种植与生长就成了重要的命题,这些,都是我今后要努力研究和探索的呀!

  天地同心,扬我国威。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远在苍穹之上,却可以完美实现天地连线,而且画面流畅、声音清晰,这是多么强大的科技!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基于奇妙的科学知识!

  连线九天,妙趣无边。我们看到敬业的宇航员,虽然太空环境尽可能舒适化、人性化,但对他们的身体还是具有极大的挑战,他们精神矍铄,默契配合,将的精神面貌呈现给全世界!这就是伟大的中国航天精神!为航天员点赞!

  仰望苍穹,植梦天宫。这节课的主题是“播种太空“,我也在太空播种下了一个小小的航天梦。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天宫课堂》,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科技梦想。仰望天宫,也是为了更好地脚踏实地。迢迢星汉,梦想悠远。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华夏少年,追逐梦想的脚步也从来不会停歇!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定能迎来梦想发光的时刻!

3.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日记

  2022年10月12日,是个周三,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下午四点,我们的钉钉网课变成了全校联播,上的是一节天外来课——“天宫课堂”第三课。看得我热血沸腾,我也想像航天员一样,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作为“太空教师”,为我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做了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介绍了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还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永远要有备胎。问天实验舱的生活功能与天和核心舱无异,刘洋老师说了一句,如果天和核心舱有什么问题,问天实验舱可以完全接管代替它继续完成任务。作为学生的我们也一样,不打无准备的仗,还要有应对一切意外的方案,我想到了我们的网课,提前充好电,万一有停电,就用手机继续上课;提前多兑点流量,万一停电wifi出了问题,用流量也可以坚持一天,这就是我们的“备胎”。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还是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都让我感到科学的神奇。上一节课的“太空教师”王亚萍被采访最难的事是什么时,她说是“学习”,作为北大博士的她都说出这样的话!作为中学生,锻炼好身体还远远不够,必须刻苦学习,积累知识,成为创新型研究型人才,才可能接过前辈的班,有机会投入到报效祖国的建设中去。良好的心态和流畅的表达,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刘洋老师展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实验,陈冬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实验、演示了生命生态实验柜中样本采集的操作。她们从始至终面带微笑,语速适中,表达清晰,互动时简明扼要,即使是提前做过些准备,能有这么好的临场效果,也是心态极好训练有素的体现。

  作为中学生,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培养自己乐观顽强沉着冷静的品质,练好口才,将来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不仅能把事做好,还要把过程讲好!如果有幸做老师,就更需要这些交流的能力了!这是一节真正的天宫课堂,让我想到嫦娥玉兔、桂树和吴刚的传说,那些对天宫充满好奇幻想和憧憬的祖先们,今天,中华已如你们所愿:你们的后代已奔赴星辰大海,中国人的足迹已迈入茫茫太空。请你们放心请祖国放心,不久的将来,建设航天强国海洋强国美丽中国,有我有我们!

4.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日记

  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航天员老师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他们传授给我们很多科学知识,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原来遥不可及的太空能变得触手可及!

  航天员老师们首先向我们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次,航天员老师们向我们展示了毛细效应实验和水球变“懒”实验。原本剧烈晃动的水球加了一颗空心的钢珠后,再受到冲击后就不会变得那么剧烈晃动了,真是神奇极了!

  紧接着,航天员老师们又向我们展示了太空趣味饮水,展示在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会调头的扳手,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现象以及植物生长研究。最后又进行了有趣的学生问答。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无不彰显着太空的奥秘。但更让我深有体会的,则是中国科技力量的强大。

  想想当年,中国还只是一块侵略者眼中的“肥肉”,任人宰割,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机。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之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一场又一场战争中夺回国家尊严,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到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未来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牢记初心,不辱使命,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高度!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多精彩的中国印记!

5.观“天宫课堂”第三课有感日记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推开云霾,穿过那脉动气层,遨游太空,遨游于那无尽星帘,探索着,那源头无限。

  不觉已迎来了第三次的天宫课堂,全体师生虽然无法相聚一堂,但我们也通过线上形式观看了久违的天宫课堂。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兴奋与激动……

  本次课堂与上次大差不差,仍旧使用“天地对话”进行授课。神州十四号的飞行承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全国的人民开展了一节生成有趣的“物理兼生物实验课”。航天员们向我们大家介绍了问天实验室;讲述了毛细效应实验;介绍了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还做了许多趣味难忘的小实验,如水球边“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以及会调头的扳手……最后还与同学开展了天地互动环节——四个省份的中小学生在与航天员们的精彩互动中,提出了许多深奥或有趣的问题,如:

  未来还有什么动植物“住”进生命生态柜?为何在微重力环境下植物的根能植入土壤?植物在太空生长周期与地面有区别吗?太空植物接受的光照是自然光还是灯光?机械钟和电子钟在太空能使用吗?空间站颠簸吗?可以看到其他航天器吗?在宇宙中看地球有几种颜色?怎样成为一名航天员?这些问题有幼稚,有成熟,但它们都寄予了全国中小学生,甚至广大人民对太空的向往好奇。航天员们也对其作出了或诙谐、或严肃的回答。在互动环节结束后,航天员们也都十分欣慰与自豪。他们欣慰祖国的花朵们的蓬勃朝气,欣慰祖国花朵对梦想的追逐不弃;他们自豪国家的繁荣昌盛,自豪有国家人民的关注与赞誉。

  今日,我们通过天宫课堂揭开了问天实验舱神秘的面纱,也通过对控制变量法和模式植物的学习都有了更好的认识,除此之外,航天员老师还通过一些太空物理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太空微重力的神奇,我们也通过航天员和科学家配合完成的样本采集任务体会了“天地通一合作”的魅力。未来,更多的科学实验即将在太空开展,让我十分期待。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相信随着更多空间站的建起,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的本质,探索宇宙的未知。

  今年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30载,岁月荏苒,几代航天人开拓创新,未来,中国人探索的步伐将迈向更深更远的宇宙,星辰大海,必将留下更多属于我们的印记。载人航天的未来,需要我们青少年,科学探索的事业也更需要我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ed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