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理论自考2017,2017年4月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详解(29)

副标题:2017年4月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详解(29)

时间:2023-10-02 21: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不顾农业如何而竭尽全力地推进单一的工业化,然而最终还是失败了,农业生产出现了停滞和衰退,工业也受此影响而没有多大进展,在农村和在城市,到处都能见到失业和贫困的人口。

  (一)对农业作用认识的变化

  1、配第-克拉克法则

  配第-克拉克法则认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越来越高。各部门的劳动力构成也是一样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则相反。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农业与工业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差异。

  按照恩格尔定律,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用于食物上的支出将减少。农业的主要作用是生产食物。因此收入越增加,对农产品和需求也就相应的减少,更多的支出用于工业品及其它。从供求关系上看,需求高的行业能够维持较高的价格水平,因此也能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工业和服务业就是这样。反之,像农业这样需求减少的行业,所能获得的附加价值也会减少。因此农业的地位是在不断下降的。

  2、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主导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

  罗斯托把一个国家经济由传统走向现代化分为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先决条件的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或持续成长的阶段;

  (5)高额大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在罗斯托所列的主导产业几乎都是工业行业,对于农业的重视也是相当不够的。

  3、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农业这样生产初级产品部门间的联系效应小,不能作为重点发展部门,应首先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

  1958年,赫尔希曼曾提出一种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及管理能力的限制,因此应该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某些重点部门。重点部门的选择应该根据该部门发展的联系效应大小来定。所谓联系效应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指该部门与它购买它产出部门的联系,后者指与供给它投入部门的联系。他认为,农业这样生产初级产品部门间的联系效应小。不能作为重点发展部门,应首先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

  4、刘易斯二元结构论

  在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最有影响力的还要数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城市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数,农业是落后的,劳动生产率低。而工业部门则是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发展主要是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大,而农业仅仅是向工业部门提供廉价劳动力,由于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农业部门甚至可以在仅够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无限的向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小结:上述观点在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上的共同点:农业是相对不重要的,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从属的、辅助性地位。经济发展就是工业部门的发展。

  然而,随着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的停滞,以及这种停滞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种种恶劣影响暴露,人们开始对上述片面的工业化政策产生怀疑,进而来批判它们。

  5、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

  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农业进行投入,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投入。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专门对忽视农业的经济理论进行了批判,他写道:“尽管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农业部门,而且在低收入国家农业总是的部门,但除了少数例外,研究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为了集中解决工业问题,都撇开了农业。同时,许多国家不同程度地正在进行工业化。其中大部分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时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农业生产。某些国家以损害农业来实现工业化。只有少数国家从工业和农业中得了大幅度的增长。”由于传统农业中资源配置是有效的,任何劳动力流失,都会降低农业生产率。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农业进行投入,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五大贡献:食品贡献;原料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1)食品贡献,是指为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

  (2)原料贡献,是指为诸如食品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如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起国,称为资本主义的世界工厂,最主要的产品为纺织品,纺织品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棉花或一些畜牧农业。

  (3)市场贡献,是指农民通过购买工业部门生产的诸如化肥、农业机械等生产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从而为工业部门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

  (4)要素贡献,是指农村农民拥有的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通过各种方式向城市工业转移。从劳动贡献角度,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以后,将不需求更多的劳动力都拥挤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生产,这时在农村就可以赋予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城市当中工业化工业可以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源。 农业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劳动力来源。

  资本贡献,就是工业化需要农业提供资金来源。如果广大的农业部门能够提供收入,把收入转化成储蓄产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或资金积累。

  (5)外汇贡献,是指通过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农业生产可以节约进口粮食的宝贵外汇,如果本国农业能够得到发展,这时就不需要进口粮食,就可以减少进口粮食,为工业发展提供外汇来源。

  结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增长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在衰退时又会制约经济发展。

2017年4月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详解(29).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em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