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幼升小报名时间,2019年幼升小择校之就近入学的得与失

副标题:2019年幼升小择校之就近入学的得与失

时间:2022-03-30 02:56:4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儿升学# 导语】幼升小不过是未来进入优质中学的跳板,家长、学生的真实目的是紧紧瞄准高考的。因此幼升小既要看小学,更多的是还要看可能进入的初中、高中学校,这样就使得幼升小择校、升学变得更迷乱而复杂了。在这种形势下,家长要及时关注各种升学资讯,今天©文档大全网为各位分享了2019年幼升小择校之就近入学的得与失,欢迎大家的关注。

  Q:什么是“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而是由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合理规划和确定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额。

  在入学名额上,当学区内实际生源数少于所在学区学校计划招生数时,学校全部录取;反之,学校根据录取条件录取学区内符合入学条件学生至满额。

  Q:如何界定娃对口的是不是真的“重点”学校?

  1949年以来,我国一直有着“重点学校”制度,且重点的名头上还区分为全国重点、省市重点以及区(县)重点等,由此构成一个等级化的教育设置。

  “重点”的设立源于建国初期的教育资源短缺,设立重点的初衷和邓爷爷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一个路子。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这部分富起来的重点渐渐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所以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政府已经决定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概念。

  但是可能吗?就上海而言,重点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只是在2004年换了一个名头,把“重点小学”改成了“素质教育实验性学校”来避风头。

  即使口头上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别,即便官方文件中政府对公办学校经费投入均化分配。依然无法弥合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差距。您可以看以下几点来判断一个学校是“真重点”还是“伪重点”:

  1.“素质教育实验性学校”的名号;

  2.在政府的经常性经费投入中,重点学校的人均经费普遍比非重点学校高出15-20%;

  3.重点学校的教职工工资通常占经常性经费的60%左右,而非重点学校教职员工则一般达到80%左右。

  4.政府专项经费(科研等)也主要为重点学校所有,非重点通常无缘获此'福利’。

  5.办学条件,重点在教学设备仪器、住宿、图书馆等方面要超过非重点3-5倍多;

  Q:每年学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官方回答)每年三、四月份,各招生小学在其原有学区范围内,实地上访,预算适龄入学人数以及他们分布的区域,并将结果报给该区教育局小学科统计。

  之后,教育局会依据招生学校上交的生源情况,再派人到学区内街道和居委,对人口变动进行确认和验证,以确保学区划分到位。

  除了考虑生源数量和分布区域、人口密度的情况,还需对学区片的历史文化、学校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进行考虑,在以上环节完成后,才最终确定学校对应学区的划分,并需要通过区相关部门的审核。

  公办学校学区的划分往往是以附近的几条马路或弄堂为界限的,所围成的区域就是学区。划分"区域"的依据实际上主要是街道、镇的行政边界,以及一些地标。(冯暗&陆铭,2009)另外,少数情况下较为繁杂。一些小区由于历史行政区划的原因同时分属于不同学校,但这样的概率较小。

  这样看来,学区划分好像很公平,很和谐,很科学...但真的如此公平吗?我们以徐汇区某重点小学的区划为例:

  大家疑不疑惑“部分”是什么意思?

  学区划分中“部分”的概念极为含糊,“部分”所表征路段到底是什么范围不够明确,并不具透明性。

  政府对学区划分的微调依据学校通过採点调查并结合以往数据做的估计,之后考虑学校规模、师资力量、当年报名和招生人数之比来适当的扩充或缩减学区,可见学区划分中所提到的“部分”是对不确定情况下的提示。

  这给有关部门制造了一定的运作空间。模糊的学区划分既是为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所做的调整设置预留性,招生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应变,它在一定程度是为条子生、共建生预留名额。由此可见,"就近入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公平。

  Q:重点公办入学排位的规则是什么?

  条子、共建生>本区内原住民子女>买了学区房并满了规定年限的本区户籍娃>人户分离的娃。

  (排序越往后代表被统筹的概率越高!)

  Q:目前到底有多少人通过买学区房“择校”?

  在幼升小阶段,择校之风在家长中盛行,择房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购买学区房者的社会身份非常类似,买房家长大多为30岁左右的中层阶级(能支付首付和分期贷款),其家庭结构大多为三口之家。孩子3-5岁,有的甚至还未出生。大多有房有车,80%左右为上海户籍,其中已有房屋的不占少数。具备买房的刚性需求。

  在上海市择校调查——幼升小在线问卷调查中,有八成以上家长会选择为孩子择校。其中有半数家长选择购买学区房“择校”,另外有七成左右家长会想办法托关系(2012年数据,仅供参考)。

  某小学负责人洪先生表示,买房入学的这部分人,占到招生数额的“15%-20%”左右,当中包含有上海本地但非本区(人户分离)以及上海引进型人才两部分。

  “今年确定招收120个学生,其中就有60多名是通过买户口上学。”

  另外,购买学区房和先前其他形式的择校手段存在区别,它是一种特殊的择校。原有意义上的择校是非法的,学区房是一种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市场中以‘价高者得’等原则进行自由买卖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也因如此,它不具有非法性。所以政府也不可能彻底取缔。

  Q:上海为什么推行“学区化、集团化”

  “就近入学”政策的制定是为了缓解教育不公,但也只是解决了形式不公,而未能解决实质不公。不同地段范围的学校有好有坏,因而户籍自然存在值钱和不值钱的区分,能不能够在就近下获得好学校入学资格部分是运气缘故。这类依靠运气的教育机会分配机制对有好学校的社区居民而言是机会均等的。但对没有好学校的社区居民而言则构成不均衡。

  因为政府无法杜绝学区房热,实质公平还是需要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才能实现。政府只能通过加大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投入;给予一般学校以物质支持,加强其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培育,充分利用并合理配置资源,缩小重点和一般的校际差距,平衡教育资源的地域性分布,才能缓解择校热。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在搞学区化、集团化。但是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2019年幼升小择校之就近入学的得与失.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fG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