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授课过程中,自己以自己深入的思考为基础,并以备课组各位老师的衷心建议为根本,将课文讲解分为三个部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总结、课后探讨。在自主学习中,将关汉卿个人简介和身世背景通过填空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再次回顾;紧接着在这个部分对元杂剧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让学生可以很客观的了解到戏剧的特色;最后对文章的字词进行了梳理,排出了障碍;而后在合作探究中,我主要通过“赏”——“赏音频、视频”,“演”——“排演戏剧”,“剖”——“剖析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三个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层层深入,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且明晰了文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其后在课文总结这一部分,带领同学对文本进行总结,再次明晰主题;最后,在课后探讨中,为同学留下一个问题,寄希望于同学能够再次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自我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良好,都很积极的进行综合性学习,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得到了备课组听课教师及指导老师的肯定,但我不会自傲,会继续努力。
然后我又由窦娥不平的命运讲到窦娥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所表现出的行为,师生共同研读了第三折,然后问学生在这一折最打动他或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的是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我契机问他是如何看待这三桩誓愿的。这三桩誓愿反映了什么,窦娥为什么要发这三桩誓愿。第二个学生回答的是窦娥临刑前与婆婆的诀别,这一情节让他感到窦娥的善良和孝顺,窦娥冤屈那么大,而临刑前对婆婆的要求这么少,还一直劝慰婆婆。让他深为这一人物感动。我契机有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一折中再次突出窦娥的美好品质,学生能够认识到是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 败。把这么一个美好的人冤杀了。我补充说这也是悲剧的力量,像鲁迅说的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关汉卿在这里用他几位细腻的笔触,把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袒露给观众看。然后又是观众看到它的毁灭。关汉卿把主人公对社会不公平世道的怨愤和对于亲人的体贴结合起来,这样人物的性格就更加丰富饱满了。
今天上《窦娥冤》,我首先的设想就是按部就班地按传统步骤进行教学,即先介绍相关元杂剧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概述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总结主题,分析写作特色。可我觉得这样上会把文本割裂开来了,好像屠宰一样,把文章一块块切下来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技术性的分析,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鉴赏力还是不会得到提高。
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整体的感受与分析?我在上课前突然来了灵感:《窦娥冤》不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吗?这篇文章之所以有这样恒久的魅力,不就是在于她悲剧产生的震撼力吗?所以我决定抓住一“悲”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来感受文本,鉴赏文本。果不其然,当我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进入了深层的阅读,有些学生在课本上圈圈点点,有些学生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我知道,学生与文本有了充分的对话。而紧接着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让我欣喜不已,当然,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但都来自于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但有些同学的发言真让我击节赞赏。
例如周同学,她的发言流畅自然:
文中窦娥三岁亡母,七岁离父,十七嫁人,十九亡夫。她的一生可谓是与幸福无缘,但她丝毫也不怨天尤人,她积极乐观,她在第一折中唱到: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本来像她这样的女子应该要活得更平安,可她碰上了张驴儿父子这样的流氓无赖,她与婆婆的冲突由此产生。而张驴儿错把自己的父亲药死,又将矛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张驴儿想借此来胁迫窦娥,可刚强的窦娥却选择了“公了”这一形式。本来以为到了官府一切都能得以澄清,可黑暗的官府无疑让苦命的窦娥雪上加霜,最终落得冤死狱中。主人公窦娥的性格与黑暗的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而陈同学的发言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被杀了,而昏庸无能的官吏与无赖的凶手却逍遥法外,这是让人悲叹的原因之一。而文章的悲哀之处却是当一个人有了能力,却已无法挽回悲剧的结局。当窦天章能够为女儿谋求幸福,能够为女儿伸张正义时,可能见到的只是窦娥的冤魂。”
易同学的发言则达到鉴赏的层次:
古代女子以贞洁敬孝为德,善良温顺为美。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极有价值的东西,而文本中,主角窦娥便是这类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年轻守寡,恪守贞洁,敬仰婆婆,在被张驴儿逼婚后,态度坚决,不肯相从。在公堂上,为了婆婆不受罪,她含冤招供,然后血洒断头台。本文写了一个具有许多优秀品德的女子,一步步被黑暗腐朽的社会所吞没却呼告无门,无能为力。我觉得这就是本文震撼人心效果的地方。
还有熊刚成同学则把悲剧的原因归于“三卖”,他认为,就是窦天章为还债而卖掉年幼的窦娥,蔡婆婆为报救命之恩而“卖掉”想保持贞洁的窦娥,官府因为昏庸腐朽而“卖掉”想求公正的窦娥,让窦娥最终含冤而死。他的概括精辟而独特。
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把握了人物形象,还很好地抓住戏剧的矛盾冲突,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其中还有一位同学分析“悲”时谈到了窦娥的“三桩誓愿”的不可实现性来谈,而在点评中我顺势与学生探讨了作者之所以这样构思的原因,谈到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及其作用。教学目标就在这样一个切入点的引领下一个一个得以突破。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需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删繁就简,就能像庖丁一样,“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在上课前,我做了一下预想,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通过切身感受能感受到什么,能感悟到本课的艺术特色吗,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我把能出现的问题都尽可能地考虑之后,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表演课本剧;(二)出示学习目标;(三)鉴赏曲词《滚绣球》;(四)鉴赏“三桩誓愿”。在每个过程中总结归纳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和关汉卿戏剧语言的艺术特色。
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按照我的思路进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很生动,比较成功,赢得同学们热烈掌声,抓住课本剧,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本课的要点,并且结合课文观看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感知、感悟。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辅助教学,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学生思考了片刻之后开始发言。有的谈对窦娥这一形象的认识,有的谈曲词中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方法,有的学生直接提出问题——《滚绣球》表现了怎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证明学生鉴赏这支曲词的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在鉴赏“三桩誓愿”中,学生的发言各抒己见,从这一点入手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艺术手法,作品的主题等。照常理,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就适可而止,但是,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学生在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内容基础上,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鉴赏。所以,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一探一思索,一拨一启迪,一通一发现,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窦娥一会儿指天斥地,一会儿感天动地,这不是矛盾吗?有的问,这三桩誓愿可能实现吗?有的说,窦娥发愿——抗旱三年,百姓不受苦吗,怎么能说她是善良的呢?有的学生竟然提出,假如窦娥嫁给张驴儿不就没有这出悲剧了吗?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我在这期间采用鼓励的方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内心深处迸发的思想火花绽放出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展示学生最精彩的一面。
教学后,我及时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从学生行为和师生互动方面,整体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赞赏学生。让学生在切身体验时,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声中更加坚定自信心,并且结合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引申到课下继续研讨,调动了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如果我在课堂上,我调动学生的时候再放开一些,完全相信学生,课堂效果会更好。
原本预想能够顺利展开的部分,却在第二课时的开始出了一些状况。当我试着让学生概括情节的时候,却发现学生根本不能准确概括,而且大呼“课文读不懂”。这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自以为讲清楚的知识,为什么在学生眼里是一大问题呢?我找来学生和我一起分析原因,经过讨论,我发现学生在预习时并不认真,预习的过程也并不认真,同时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于是,当我再去讲像《窦娥冤》这样篇幅较长的课文时,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预习,同时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去预习,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预习。
另外,我在上《窦娥冤》这一课时,我的指导教师杨红彩老师也来听了我的课。下课后她给我提出了以下的建议:首先是我讲课语速过快的问题。老师说,过快的语速不容易使得学生理解。这样即使我上课的信息量很大,但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另外是我上课时同学生互动不多,不利于发挥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认为杨老师给我的建议非常中肯,在以后的实习讲课中,我会更加注意以上的内容,从而使自己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