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

时间:2022-11-29 05:1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国文化和思想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诸子百家留下的经典,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即使我们用尽一生,也未必全部了知。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欢迎阅读参考!



1.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

  1.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列子》

  事物在这个地方亏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丰盈了;在这个地方成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失败了。指亏或盈、成或败都是相对的。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粮仓充实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荣辱。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4.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韩非子∙观行》

  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

  钓鱼人弓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敬,而是想得到它;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是想消灭它。

  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

  小鸟息在树上,所占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比喻欲 望有限,极易满足。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对策而取胜的,叫作用兵如神。

  10.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孝行览∙义赏》

  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2.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

  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此句出自《论语·颜渊》,这句话大意是:孔子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二、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此句选自《管子·乘马》。这几句大意是:各种事业总是产生于谋虑,成功于实干,失败于骄傲。

  三、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此句出自《晏子春秋·杂下十八》,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有大智大慧的人,考虑很多次,也难免有一次失误;即使迟钝笨拙的人,考虑很多次,必有一次会是正确的。

  四、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此句选自《荀子·议兵》,这句话大意是:凡各种事业的成功,一定在于恭谨小心;它的失败,大多来自于怠慢疏忽。

  五、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这句话大意是:凡是自己所做的事情得不到原来意想的结果的时候,就要从自己内心的道德修养的根源上寻求原因,身心端正,天下就会归服。

  六、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天之道。

  七、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独知也;海水之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

  此句出自《鹖冠子·道瑞》,意思是:天下的事情,不是一个人所能独自知道的,海水的广阔,不是独靠一条河流的。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八、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大意是:法律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弯曲的木头。法律的制裁,有智慧的人不能用言辞辩解,勇敢的人不能用武力抗争。惩罚过错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

3.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解语:世间最 大的善,应该如同水的品性,福泽万物而不争名利。水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极高的境界。的德行像水一样,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刚柔相济,具备包容万物的胸襟和气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解语:聪敏而好学,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单位里很多工作时间长的人不好意思向刚入职的同事请教问题,怕丢了面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实这都是虚荣心作祟。在学问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学生,这才是治学做事的正道。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解语:读书人应该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重,所要付出的努力很多,为此要奋斗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历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在弘毅的道路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解语:高明的工匠教导徒弟,一定遵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依照规矩。规矩意识是底线思维,是敬畏之心。规矩是行业的准则,是吏治的核心,只有心中牢记规矩,手中守住规矩,才不至于乱了规矩,败坏了世道。

  言无实不祥。《孟子•离娄下》

  解语:说话没有实际内容是不好的。这句话说明了文风的重要性。写文章,讲究言之有物,谁都不喜欢假大空的官话、套话。“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更是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学会使用大家喜欢的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也。《墨子•修身》

  解语:君子处事的原则,贫穷时表现廉洁,富贵时表现出仁义,生前受到爱戴,死后受到哀悼。这四个方面,不是凭空得到的,要反过来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功业是实干出来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解语:君子的本性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善于利用物类而已。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内部条件没有成熟时,善于借助对实现目标有利的形势和机会,尽量规避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外力的作用有时是不可想象的。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子•心术下》

  解语:人们常说“爱笑的人的命总是好的”。再忙,也别忘记微笑,这就是善气迎人。我们有时会因为小脾气、烦恼心对别人态度不好,会让他人感受到你的不友好,这种伤害不必身体伤害小。

  功,利民也《墨子•经上》

  解语:什么是功,就是做了有利于人民的事。“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秉承一颗公心,便具备了成就利民之功的基本条件。能否利民也是评价官员作为的基本标准。

4.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

  贵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匹夫。《墨子•大取》

  解语:虽贵为天子,利人之心不一定比普通人深厚。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墨子的平等思想。匹夫虽是普通人,但平民之间互相帮助,这颗利人的心,在精神境界上与天子是一样的,不会因地位尊卑而有所差别。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六十四章》

  解语:人们做事情,常常在接近成功时遭遇失败。开头和结尾都十分慎重,就不会把事情搞砸了。这也是始终如一的道理。

  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逸。《列子•杨朱》

  解语:善于治理外物的,外物未必能治理好,而自己的身心却与之一道受苦;善于治理内心的,外物未必乱,而自己的性情却与之一道安逸。什么好,都不如心态好。现代人往往追求外物的满足,造成思想迷茫,身心俱疲。不妨静下心来,审视一下内心,给心灵放个假。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解语: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运动的事物是最有生命力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儒朱熹也从池水的运动中看到了做学问的道理:要不断吐故纳新,否则就是一潭死水。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解语:事物自身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借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能做到这点的都是聪明人,类似于“拿来主义”,也好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解语:广博地学习而坚守自己志向,恳切地发问而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越勤奋,越幸运,也越能发现所谓的“仁道”就在其中,存在于我们正确的学习过程中。

5.诸子百家名言精选合集

  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

  解语:凡事成功地秘诀在于敬畏,失败的原因在于怠慢。敬畏天地,才能慎终追远;敬畏道法,内心才不至于狂妄自大,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

  解语:一般人的毛病,是为事物的一方面所蒙蔽,而对全面的道理不明白。“大理”便是人们常说的大局、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要避免“盲人摸象”一样片面的认识时局,作出判断前要充分考虑全局。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解语:天气不寒冷,无法了解松柏,事情不艰难,无法认识君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就应该从实践中考察,这样一个人的本心便能自然流露出来,发现真正的朋友和君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解语:高山看似雄伟,登顶后才知道天的高度;深溪看似不见底,到了才知地的广厚。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宽广的天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天地的无穷。不过比大地、海洋、天空宽广的还有人的胸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无论何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用超乎常人的恒心和毅力,去采摘成功的果实,也唯有如此,才能品尝胜利的甘甜。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解语: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深入浅出,这是诸多学者的治学感受。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论文,用万余字去解释一两句话,这就是博学,但博学详说不是为了炫耀渊博,而是为了返约归真,达到大道至简境界。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

  解语:有意料不到的赞美,也有求全责备的批评。但凡人均想得到赞誉,而不想遭受指责,正确对待毁誉,需要良好的心态,有赞美时切勿过于兴奋,被批评时切勿过于生气。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什么都不如心态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解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荀子的治学之道,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学习一定要善于积累,要虚心耐心,不能忽略小的方面,这样在治学路上才能方得善终。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语:老百姓吃饱穿暖,而后能够遵守礼节,知道荣辱。经济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文明的进步依靠经济的发展。其实“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一点需要辩证看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i4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