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琐窗寒赏析]周邦彦的诗词《琐窗寒•寒食》赏析

副标题:周邦彦的诗词《琐窗寒•寒食》赏析

时间:2022-03-06 17:08:4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词鉴赏# 导语】《琐窗寒•寒食》是北宋周邦彦的一首词。本篇上片忆旧,下片伤今,题旨终是怀念旧日情人。下面就和®文档大全网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诗词,欢迎阅读!




  《琐窗寒•寒食》


  宋•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赏析】


  寒食在清明前夕,是多雨的节气。词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雨,但景却是雨前之景。“暗柳啼鸦”,大笔勾勒寒食节的景物,“暗”字一则表面暮春时节,柳丝变称深绿色;二则暗示天色阴沉,暮雨将至。不多时,雨便来了——“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种有桐树的小院,一时间都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之中了。这两句写寒食雨景,并无新奇之处,只不过引入了一个不常见却又典型的“桐花”意象。桐花主要是指泡桐花,而非梧桐花。它是清明“节气”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之后便由盛转衰,桐花因此而成为两种悖反意趣的承载。柳永有词《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说明清明时节的桐花是最烂漫的。本词中的“桐花半亩”,该是多么壮观美丽的景象,然而因为雨的缘故,画面并无明丽可言。特别是“静锁”二字,使整个画面定格变得压抑起来,正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般的景象,再加一“愁”字,词风更显黯淡沉郁。“锁”字使得本为抽象无形的情绪形象化,从而突出了词人此时愁闷难堪的心境。





  扩展阅读: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词人。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因写《汴都赋》,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之后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1096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扩展阅读:周邦彦的词史地位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着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悟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千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周邦彦的诗词《琐窗寒•寒食》赏析.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j9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