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文档大全网小编整理了历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三套】,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3年河南省漯河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解析〕D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曲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解析〕A、略。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解析〕A、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概念的举例。
14、”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D根据个人身心发展常识,”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提出来的。
15、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解析〕C、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二、多选题
1、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 )。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解析〕A、BC、D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解析〕A、BC、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
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解析〕A、C、DE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解析〕BC、DE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选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
5、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解析〕A、BC、E见大纲相关内容。
6、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
A、流通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空间范围
D、室内布置
〔解析〕A、BC、D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7、如何做关系图( )。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一般从左向右展开,用箭头连接各步
〔解析〕A、BC、 D项是流程图的要求。
8、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解析〕A、BC、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
9、义务教育中,以下各方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
A、儿童
B、国家
C、家庭
D、社会
E、企业
〔解析〕A、BC、D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10、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解析〕A、BC、D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3、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4、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教材分为小步子;(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4)尽量低的错误率;(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2、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要点〕
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4、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强化课程的弹性,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一般指普通中小学教育,它是一个奠定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论述教师应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
〔答案要点〕
(1)用考试分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首先,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量化评定方式,但在很多时候其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一定优于其他评定方式;其次,考试分数可以大致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学校和家长过分强调用分数来评判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动机,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评价。
(2)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首先,教师对各科分数的统计处理不应仅使用原始分数,应结合标准分数以求对学生成绩的相对位置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其次,要兼顾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运用,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名次作为评定学业成绩的指标;再次,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要有充分的信息来源,不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最后,教师在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必须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考试分数通常不具有绝对价值,只具有相对意义。
2、试述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特点与教育。
〔答案要点〕
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儿童入学标志着由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第一,感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儿童入小学时感知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单的观察。
第二,注意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发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听讲、读写、计算等学习活动。但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比重较大,注意的情绪色彩很明显。
第三,记忆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由无意记忆为主发展为以有意注意为主。
(2)由机械记忆为主向增强理解记忆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记忆优势还在机械记忆方面。
(3)由对形象事物识记为主,向增强对抽象内容识记能力的发展。
第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
第五,想像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但小学生的想像多属于再造性的想像,创造性的成分还不很多,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其想像内容,发展想像力,更要特别注意创造性想像能力的培养,它对提高认识能力,乃至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创造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河南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 小题,每小题0.5 分,共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其代码,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连续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高速度
4.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5.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6.“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普及性
B.长期性
C.终身性
D.公共性
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信息加工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合作法
C.实践法
D.行动研究法
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生的学习方法
11.当人连接不断的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12.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 )
A.比较
B.抽象
C.概括
D.变式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与新手型教师相比( )
A.更长
B.更短
C.一样
D.说不清
15.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方式的是( )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接受学习
16.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1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下属于中学生对惩罚的看法是( )
A.犯了过错被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
B.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
C.最严厉的惩罚是最有效的
D.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
1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小组教学
19.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20.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出现忽高忽低或停顿的现象,称为( )
A.起伏现象
B.高原现象
C.过度学习
D.中止现象
21.某小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在该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该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22.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
A 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
23.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应该采取的策略是( )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
2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
B.公共关系
C.行政
D.安全
25.“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形象地体现了( )的内涵。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6.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让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A.前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传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2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6 岁的孩子属于( )阶段。
A.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自主性对羞怯感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
28.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学手段
B.教学方法
C.课程
D.管理体制
29.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 )因素.
A.内部-可控
B.内部-不可控
C.外部-可控
D.外部-不可控
3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其代码,多选、少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
31.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 )
A.德育方法
B.德育环境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E.德育内容
32.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主要特点有( )
A.内隐性
B.层次性高
C.教育性强
D.协作性强
E.范围广
33.课程结构的特点有( )
A.目的性
B.稳定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E.计划性
34.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确实存在的有( )
A.态度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迁移
D.技能迁移
E.气质迁移
35.下列哪些不属于违法行为( )
A.教师适当惩罚学生
B.教师未完成教学计划
C.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
D.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E.教师上课迟到
3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实验法
E.案例教学法
37.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有( )
A.支架式
B.认知学徒式
C.接受式
D.抛锚式
E.随机进入式
38.中学生在认知方面需要加强培养的有(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推理能力
D.抽象思维
E.概括能力
3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的特征有( )
A.科学性
B.义务性
C.基础性
D.强制性
E.普遍性
40.以下属于学生的问题心理与行为的有( )
A.攻击性行为
B.吸烟酗酒
C.成绩差
D.厌学
E.过度焦虑
三、判断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0.5 分,共5 分。判断下列各命题的正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B”)
41.自言自语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
42.教师在工作中履行了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
43.效度只是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
44.幼儿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
45.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依据是教育目的。( )
46.追求整体性课程目标是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 )
47.不能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 )
48.3—4 岁的儿童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所以有人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国际公民”。( )
49.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 )
50.我国传统教学的严重弊病是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4 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
2.简述发现法的实施步骤。
3.简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4.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 小题,第1 小题10 分,第2 小题7 分,第3 小题8 分,共25分。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
1、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13岁的男孩王征,生性顽皮好动。但现在,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走路时,他总是用一只小手捂住半个脸,独自一人,不愿正面与他人接触。因为他的脸上刻着一个“贼”字,而刻字人正是他的班主任老师——一个有一大堆荣誉证书,工作兢兢业业的优秀教师。提起当时的情景,小王征心有余悸。那天上体育课时,王征从同学的文具盒里拿走了十元钱,结果被班主任老师用锥针在左脸颊上刻了一个“贼”字,并涂上了红墨水,也是“训诫”。王征说:“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叫我“贼娃子”。班主任老师说:“王征纪律差、学习差,坏毛病特别多。为了教育本人,也为了对社会负责,以后不至于铁窗里多一个坏分子,基于这种心理,我当时较了个劲,这个字不仅是一个不太光彩的字,也是一个丢人的字。刺激他一下,从他的心灵上挽回一些自尊心,然后呢,他学会自爱。”
请结合案例谈谈如何认识王老师的惩罚行为(5 分)
请设计像王征这类学生的教育方案。
2、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小琪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她反应很快,喜欢尝试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老师提问时,他总是抢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错。
(1)小琪属于何种认知风格?(3 分)
(2)基于小琪的认知风格,你认为应如何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法?(4 分)
3、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星期天,妈妈带着4 岁半强强去逛公园。突然,强强被不远处的场景吸引住了,那是他最喜欢的动物之一——恐龙的仿真场景。但当强强走近时,发现其中的一只“恐龙”已经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身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 并留了很多“血”, 强强伤心地哭了起来,并请求妈妈救救恐龙。妈妈将强强带到受伤恐龙的身边并告诉他:“你看,这是假的,他的身体是用钢丝搭成架后裹一层防雨布做成的,血是用涂料染上的。”可是强强就是不相信,仍旧哭个不停。回家后,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第二天,在幼儿园里,他告诉小朋友:“昨天,我看到了真的恐龙,他好可怜,病那么重了也没有人救他。”有的孩子说:“你骗人,地球上已经没有恐龙了。”
强强的表现说明了学前儿童想像发展的什么特点?(3 分)
听到孩子们的争论,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做呢?(5 分)
三、作文题(25 分,根据要求作文,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议论文。
第一幅:老师在黑板上写“雪化了是什么?”
第二幅:一个女学生在黑板上写:“水”
第三幅:一个男学生在黑板上写:“春”
第四幅:老师在“水”字旁边画对号,在“春”字旁边画错号。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5 BBCDC 6—10 CBBCC 11—15 BDDBD 16—20 DAACB 21—25 CDCAA 26—30 AACAA
二、多项选择题
31.ACDE 32.BC 33.ACD 34.ABCD 35.ABDE 36.ABCD 37.ADE 38.CDE 39.CDE 40.ADE
三、判断题
41—45 √×××√ 46—50 √×√×√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 1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基本特点为:
① 共同特点: A. 二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B. 二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 C. 二者都是教育法所保障或允许的,一定主体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② 不同特点: A. 二者的主体不同。 B. 二者的来源不同。
( 2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依托。 主要表现于: A. 受教育者的存在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的基础。 B. 教育权主体与受教育权主体通过一定的权利与义务使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 C. 教育权的滥用或不合理设定会导致侵害、限制或剥夺一定主体的受教育权。
2.第一步: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发现目的。思维源于问题,疑问引发发现,应用发现教学首先需要给出“发现”的明确任务和目标。 第二步: 做出假设,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第三步: 创设情景,使学生面临矛盾。只有内心的“矛盾”,才可能引起学生求知探索的动力,所以在提出要求、给出假设后,需要进一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矛盾”。 第四步: 指导学生根据案例,整理资料,罗列证据,发现结论,归纳总结。 第五步: 将发现的结论与事实材料结合,加深理解。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归纳结论与“答案”一致时,会欣喜异常,若出现不一致,教师则应加以指导。 第六步: 将发现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这个环节是发现教学法的升华,也是一个后续的要求。
3.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4.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会受强化的影响。
强化分为三种:(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二、案例分析
1、(1)王老师的惩罚行为是违法的,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第16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也很明确地提出,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小学生、儿童的人格尊严,不能对他们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或其他形式的侮辱人格的行为。班主任老师在其左脸上刻“贼”字,并涂上红墨水,这是对学生的变相体罚,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另一方面,对于品德不良的问题学生更要坚持尊重关爱原则,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用一种伤害肉体与尊严的做法,非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还会引起仇恨。
(2)①明确对此类学生进行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待纪律差、学习差、坏毛病特别多的学生,要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引导学生逐步前进。
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坚持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提出适度的要求,但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③教师在教育时要因材施教,这类学生表现不好,影响他人学习和班级管理,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清楚这些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教育。
2、(1)小琪反应快,喜欢尝试新方法,但错误率高,属于冲动型认知风格
(2)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虽然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但错误率高。在课堂教学中,主张让小琪想好了再回答,面对问题多思考,提高准确性。另外,帮她具体分析、比较材料的构成成分,通过多次训练来克服冲动行为。
3、(1)强强看到一只恐龙流着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其实那只恐龙是钢丝搭成架裹上雨布做成的,血是涂料染上的。这说明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象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加符合实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想象的事物进行比较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无意想象中开始有了有意成分,同时容易混淆假想与现实。
(2)①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②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让小朋友自己讨论关于恐龙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③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在小朋友讨论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告诉他们恐龙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灭绝了,另外举一些关于博物馆或公园的恐龙化石和雕像,引导他们作出合理的想象。
三、作文(略)
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战略主题为( A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主
D.坚持全面发展
2.中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发现法
D.实验法
3.“设置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策略是(C)
A.目标策略
B.成就策略
C.情境策略
D.变化策略
4.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B)
A.班级物质文化
B.班级行为文化
C.班级制度文化
D.班级精神文化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组织课外、校外活动
D.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7.教师运用符号文字筹对学生进行的强化属于(D)
A.自我强化
B.替代强化
C.直接强化
D.标志强化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机构是(B)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教师工作所在的学校
C.当地教育局
D.当地人民政府
9.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 A )提出的。
A.个别差异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顺序性规律
10.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 A )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性知识
11.感知的快速、思维的精确属于性格的(A)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1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B)
A.强度
B.对比关系
C.运动关系
D.新异性
【解析】教师用红笔批改的痕迹和学生的作业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错因分析】对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清。
13.考试时学生能够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属于(C)
A.计划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C【解析】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便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题干的表述符合监控策略的概念,故选C项。
【命题立意】考查对监控策略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监控策略的理解不够透彻,而且容易错选B项。
14.英语学得很好有助于学习德语,这是(B)的作用。
A.定势
B.正迁移
C.变式
D.负迁移
B【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英语学得好有助于学习德语符合正迁移的概念
【命题立意】考查“定势”和“变式”、“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区分。★★★★
【错因分析】正迁移和负迁移区分不开,容易错选D项。
1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具体为(D)
A.4~8个组块
B.5~8个组块
C.4—9个组块
D.5-9个组块
D【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5-9个组块,平均值是7。
【命题立意】考查短时记忆的容量。★★★★
【错因分析】对短时记忆的容量记忆不牢固。
16.学生对于新问题不经过逐步的分析,就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是( D )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D【解析】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谩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命题立意】考查直觉思维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直觉思维的理解不透彻。
17.对于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是(B)
A.变式
B.原型
C.定势
D.原型启发
B【解析】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是原型。
【命题立意】考查对原型概念的理解。★★★
【错因分析】原型与原型启发概念混淆。
18.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C)
A.系统脱敏
B.松弛训练
C.肯定性训练
D.认知转变法
C【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因此,答案为C项。
【命题立意】考查对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
【错因分析】对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的掌握不牢固。
19.与胆汁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B)
A.活泼型
B.兴奋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B【解析】胆汁质的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兴奋型。
【命题立意】考查气质类型学说。★★★★
【错因分析】对各个气质类型的特点的掌握不牢固,容易错选A项。
20.学生在解决任务时候,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属于(A)
A.冲动型
C.场依存型
B。沉思型
D.场独立型
A【解析】题干给的表述符合冲动型认知风格学生的特点,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但是错误率也很高。
【命题立意】考查冲动型学生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的特点掌握不牢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属的权利有(CDE)
A.社会实践
B.获得证书
C.免试入学
D.就近入学
E.不交学费
2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ACE)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23.备课的内容包括(ABCDE)
A.课程标准
B.教法
C.教材
D.学法
E.学生
24.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ABCDE)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D.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E.教师自身的素养
25.自我意识发展需要经历(ABC)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本我
E.超我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有(BCDE)
A.法制意识
B.政治思想
C.业务水平
D. 工作态度
E.工作业绩
27.构成品德的心理结构的主要包括(ACE)
A.道德认知
B.道德素养
C.道德情感
D.道德标准
E.道德行为
28.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ABCDE)
A.主体性策略
B.内化性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E.有效的监控原则
29.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CDE)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E.认知内驱力
30.根据生活经历创作文艺作品属于(BC)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E.幻想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3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保持记忆的方法是(及时复习)
33.未经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直觉思维)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宗旨是(基础教育)
35.意志品质中与任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制性)
3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37.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写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说明教育具有(永恒性)
38.教学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思维力等多种能力,这说明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9.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新思路、新方案的心理状态称(灵感)
40.(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原因和内部动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1)改革育人模式
(2)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2.简述运用读书指导法应遵循的要求。
(1)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
(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43.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4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 智 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45.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个体差异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4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热爱 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学生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l8分)
47.赵老师从做教师那一天起,干一行,爱一行。在教书的过程中她反复研究并探索自己的教学思路,论文多次获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以母亲的身份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并且对父母离异者重点爱护。
请你评析赵老师的做法。
(1)从教师职业素养方面讲,赵老师干一行,爱一行 关爱学生的做法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2)从教师职业角色方面讲。赵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她反复研究病探索自己的教学思路,论文多次获奖,这体现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符合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教师角色,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的教学行为
(3)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讲,赵老师的做法践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4)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职教师要以自我教育为主进行专业化的自我建构,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向赵老师那样善于学习 恒于研究 勤于反思 勇于实践。
48.林老师穿颜色艳丽的衣服上课并用彩色的粉笔勾画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一上完,她从容地走出教室。
请运用心理学中注意的规律谈谈林老师的做法是否合理。
(1)林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的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本案例中,教师在穿着艳丽的衣服的同时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以致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正在阅读:
历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三套】02-02
2017新疆自治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参考目录12-23
2023年河南省胸科医院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97人(报名时间:2023年1月31日截止)01-04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及练习题12-03
2018年党委工作计划格式07-12
2023广东阳江阳西县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选调教师12人(报名时间为2月20日-22日)02-08
古代胎教故事文字版【5篇】07-29
2019年广西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_2019年广西考研成绩查询网址二:https://yz.chsi.com.cn/09-05
高二写人作文900字:喜谈八戒取经途06-13
精选中文绕口令:春雨纺纱纱05-04
以破位话题的作文600字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