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导语:】这篇关于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五篇】的文章,是®文档大全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政治民主化)
【内容标准】(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1.了解“公车上书”。
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称之为“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内容:①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②政治上: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上:③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2)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一次爱国自救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1)思想: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实行变法维新。
(2)影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第8课辛亥革命(政治民主化)
【内容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②l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在同盟会机关刊物上,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④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⑤1912年1月l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干结束;⑥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
2.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1年10月l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起义军经过一夜血战,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
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这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意义:①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制度深入人心;它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②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质。
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
【内容标准】
(1)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鲁迅等人的主要成就。
1.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阵地、旗号和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2)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3)旗号:“民主”“科学”,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孔家店”的口号。
(4)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作用: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2.知道鲁迅、胡适等人的主要成就。
(1)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丁深刻批判。
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向,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内容标准】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1)史实:①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成果。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②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③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件大事。
(2)作用:①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1)《申报》:①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②特点:《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③影响:很快发展为全国的大报;它的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2)商务印书馆:①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②特点: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③影响:是中国近代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内容标准】(1)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1)照相: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以后传人中国。19世纪晚期,照相这一西方科技文明成果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不久,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了照相馆,拍照留影逐步融人社会生活。
作用:它锁定了瞬州即逝的历史片断,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2)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记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从无声默片发展为有声电影。20世纪30年代,电影界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和演员,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剪发辫: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2)改称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3)易服饰: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服饰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特色的服装。在女士服饰方面,高领服装逐渐开始流行,它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
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五篇】.doc正在阅读:
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五篇】03-03
2018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2018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真题05-16
2017年11月江苏物流员成绩查询时间03-10
[五年级手工的制作说明文作文]五年级我的小制作作文【三篇】03-14
文化现象调查报告5篇08-26
6岁幼儿必背古诗精选02-23
五年级优秀作文我想对您说白衣天使:五年级优秀作文:感谢白衣天使07-16
转身作文12-22
熊猫团队运动会口号_销售团队运动会口号04-19
美丽的家乡作文350字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