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导语】中秋节是一项重要的节日,这一节日起源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来自于帝王的祭祀,另一个是人们为了表达丰收的心情,究竟是起源是什么现在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如同其他的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例如赏月,吃月饼,合家团圆等等,但是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民风。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发布的《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民风习惯》,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篇一
第二个是燃灯,这个燃灯可不是佛祖,而是用瓦片叠加而成的一种灯,在江南的某些地方还有制作灯船的习俗,后来这一习俗盛传,在《闲情试说节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到这样的盛大场面非常的宏伟,估计只有元宵节才能与之比拟。
第三是烧塔,也被称为烧瓦子灯,用砖瓦砌成空心塔,在内部填入树枝,在拜月结束后开始点燃烧塔。这是南方的习俗,这一习俗有一个传说,传说清末时期的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法国侵略者烧死在塔中,为了纪念这一战斗人们便有了烧塔的习俗,这一习俗在福建晋江也被称为“烧塔仔”。类似的传说也出现在宋朝时期,据说在宋末时期,为了反抗元军,汉人举行起义,这一起义以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虽然后来起义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习俗保留了下来。
篇二
《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了“荷叶”、“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
2、燃灯
古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为兴盛,特别是广东地区,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出果品、鸟兽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篇三
1、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
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2、熬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3、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4、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
之所以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是因为此时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民风习惯.doc正在阅读:
在中秋节中都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民风习惯03-30
2020年个人年度述职报告范文09-16
2016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管委会仓山办事处招聘编外人员公告02-22
2017年5月安徽高级物流师报名时间10-16
销售管理部工作计划范文模板06-12
外企办公室文员简历范本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