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
1.如何上好一堂课?
参考答案: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
①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②重点突出。指教师授课时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难为易。
③内容正确。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映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④方法得当。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对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⑤表达清晰。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⑥组织严密。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教学各环节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⑦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上好一堂课,需要做好以下三个准备:
(1)备教材。即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3)备教法。即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的教学方法。
2.如何预防与矫治学生考试焦虑?
参考答案:
考试焦虑发生在考试过程中,表现为过度紧张,大脑空白,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考试焦虑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也对考试成绩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克服考试焦虑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首先,学生应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考试焦虑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学生复习不够,对自己的复习没有信心造成的。在学生到来之前保有自信,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要及时找人求教。千万不要钻牛角尖,理顺心气,克服消极情绪。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制定复习计划,在时间长短,学科轮换等方面合理安排。
其次,采用积极方法,宣泄不良情绪。学生对于与学生有关的焦虑情绪,首先需要学会坦然面对,对于紧张情绪可以向朋友或者镜子宣泄一番,然后遗忘掉。留下积极的应考情绪专心复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散步,打球等运动,通过运动消除消极情绪,放松神经。学生还可以采用音乐疗法,用轻柔的音乐帮助自己缓解情绪。
再次,改变认知。考试焦虑源于对于考试过度的期望、对自己绝对化的要求、对事物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想法。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到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并且想法设法改变学生以上消极的观念。让其了解到考试仅仅是成功的一个途径,如果这次考试不成功,还有很多机会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另外,在考试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够应付这个考试。
第四,为学生提供气氛轻松的应考环境。考试焦虑来源于学生,同时也来源于学生所在的环境。家庭环境应该尽量轻松,学生父母在家中尽量少探讨学生的考试,以宽慰学生为主,不要在语言上给学生制造压力。在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注意点从应试能力变为素质提升。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有考试焦虑倾向的学生进行谈话,同时,在班级中制造适度紧张气氛的同时,也要注意紧张度的把握,不要使学生过分焦虑,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最后,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心理学疗法。松弛训练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全身松弛法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这两种专门的心理学技术对于克服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论述题
如何组建班集体?
参考答案: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要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教师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在确定奋斗目标时,班主任要结合本班的情况和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薄弱环节,提出适当的目标。制定目标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互动紧密联系。让学生在一个个成功体验中,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班主任要深入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选择品学兼优、办事认真、乐于奉献、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让其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职位。班主任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充分支持,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要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班集体的纪律是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秩序、规章和制度,是班集体成员的行为准则。纪律对于维护和巩固班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班级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的。班级的纪律教育要具有引导和约束的作用,既要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又要约束学生的言行,使其能够自觉的遵守。班主任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班集体纪律的习惯和作风。同时要注意坚持公平原则,对班集体的全体成员都应一视同仁,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一样,都要遵守班级规章。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良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关键是班主任要经常注意班集体中的舆论倾向,善于把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正气,抵制歪风。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学生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了集体活动,就会使学生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相互间的团结,体现集体精神。学校举办的艺术节、运动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活动的作用,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鼓励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要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使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的,一个有较强的凝聚力、乐观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就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