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三年级的成语故事|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

时间:2021-06-23 16:52:5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专心致志:

  古代,有一个名叫秋的下围棋的人,棋艺精湛。有两个学生跟他学下棋。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听从教师的指导。另一个学生认为学下棋很容易,人虽坐在那里,心却飞走了,所以秋讲的知识他点也没有听进去。结果虽然这两个学生在一起学习,又是同一个传授,一个成了棋艺高超的名手,另一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

【篇二】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众志成城: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人行乐,下令把全国的好铜收集起来,铸造两口大钟。单穆公劝谏说:“大王,你两年前铸大钱废小钱,使百姓受到很大损失,现在又要造大钟,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用大钟配乐,声音也不会和谐的。”但周景王仍不听,下令继续铸造。过了一年,两口大钟铸成了,一口叫“无射”’一口叫“大神”。一个敲钟的人为了奉承景王,馅媚他说:“新铸的大钟,声音非常好听。”于是,周景王就命他敲击,他听了后,对司乐官州鸠说:“你听,这钟声多和谐呀!”州鸠深知景王铸钟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便回答说:“这算不得和谐。如果大王铸钟,天下的老百姓都为这件事高兴,那才算得上和谐。可是,您为了造钟,弄得民穷财尽,老百姓人人怨恨,所以我不知道这钟好在什么地方。俗话说:‘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大家万众一心,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相反,如果大家都反对,就是金子,也会在大家口中消熔。

【篇三】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汗流浃背: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太难临头。”杨敞在房里来回酸步,却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后高兴地告辞走了。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第二天,杨敞与群臣遏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篇四】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乌合之众:

  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被打败后,刘玄称帝。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耿龠随其父耿况投奔了刘玄。没过多久,邯郸人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与,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建都邯郸。这时,耿龠手下的孙仓、卫包便劝耿龠投归刘子与(王郎)。耿龠闻听大怒,按剑说道:"刘子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击,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袭击那些'乌合之众',势如摧枯拉朽,定能获胜。谁不识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贼,定遭灭族杀身之祸!

【篇五】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一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多的器具,人们也不去用它。不让人民用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面的这段文字就是安居乐业的大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原文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篇六】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螳螂捕蝉: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篇七】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照猫画虎:

  明末年间,登州府蓬莱城有个非常出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水浒,擅长画梁山好汉。这一年他得了重病,临死前只画了梁山一百零七个好汉,只剩下武松沒画。他覚得画武松离不开老虎,可他又不熟悉老虎,所以拖到最后。

  他咽气之前,把徒弟叫到面前说:徒儿啊,我还有武松打虎沒有画,你要在我死后把画完成。你一定要到后山上去找到老虎,看仔细了再动笔。他说完便断了气。

  徒弟遵照师傅的嘱咐,带着干粮和防身的刀棍便到山上寻虎去了。可是,他找了数天也沒找到,有些灰心丧气。这一天他遇見一个小和尚,说明来意。小和尚听后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去找只猫不就行了吗?它俩长得一样。

  徒弟说:猫太小了。小和尚说:画大一些不就行了吗?再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你照猫画虎准成。

  徒弟觉得有理,就回家找了一只大黄猫,照着样子把虎画成了。他终于完成了任务,画成了一幅武松打虎图,把一百零八位好汉图挂了出来。

  有个文人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图边上题词道:佳作名画,一百担八将个个英雄。唯有武二郎误把黄猫作虎。

  从此,照猫画虎的故事传开了,成了一句俗语,专门形容那些做事不深入实际,敷衍塞责的人。

【篇八】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天真烂漫:

  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肖”是赵的偏旁。画家表示自己永远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

  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匾,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说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有一次。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

  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大家欣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