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和答案-初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时间:2023-05-31 08:3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里)
1.历,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2.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
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华尔 D.赫胥黎
3.洋务运动先后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自强、独立 D.科学、求富
4.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开平矿务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5.自古以来,状元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
A.张謇 B.詹天佑 C.李鸿章 D.张之洞
6.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是外国人控制着,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严复 B.詹天佑 C.张謇 D.李鸿章
7.近代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9.把西方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指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光绪帝
10.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
1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12.在近代中国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风暴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阵地是
(1)《新青年》 (2) 北京大学 (3)《每周评论》 (4)清华大学
A.(1)(2) B.(2)(3) C.(3)(4) D.(1)(3)
15.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成果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   B.北洋水师学堂 C.清华大学 D.保定讲武堂
16.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是在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10年
17.“力排众难收x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18.“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9.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引发了一场影响近代中国的运动,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与以下两幅图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把民生事业的建设问题放在首位。我国历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22.今年(2011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80    B.90    C.100    D.110
23.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24.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2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a.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2分)
b.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2分)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分)
(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2分)
(4)两则材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四: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分)
(3)材料三孙中山为“*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
(4)材料四中的人物、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2分)
(5)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2分)
三、问答题(30分)
28.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14分)
(1)a.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
b.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2分)
(2)a.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b.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2分)
(3)a.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b.其影响如何?(2分)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2分)

29.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16分)
(1)a.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
b.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a.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b.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2分)
(3)a.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2分)
b.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2分)
(4)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5)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B D A B C A C C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C B B D C B B B D A
26、(每项答案2分)
(1)a.圆明园
b.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法国(英法联军)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都是侵华战争;都是列强联合侵华;都一度占领都城北京;都大肆抢掠破坏等(答出其中一点意思即可)
27、(每项答案2分)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辛亥革命(答武昌起义给1分)
(4)新文化运动
(5)又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等(意思对即可)
28、(每项答案2分,计14分)
(1)a.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b.香港岛(答“香港”给1分)
(2)a.马关条约
b.台湾
(3)a.辛丑条约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答出其中一句或意思对即可)
(4)落后就要挨打;列强侵略成性;要振兴中华等(意思对即可)
29、(每项答案2分,计16分)
(1)a.中国同盟会(同盟会)
b.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如答并答对十六字纲领给1分,答“振兴中华”不给分)
(2)a.武昌起义
b.1911年10月10日(只答或只答对1911年给1分)
(3)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民主共和(民主共和国)(答“中华民国”给1分)
(4)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皇帝制度)(答“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给1分)
(5)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和平统一大业等(意思对即可)

初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P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