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导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祭祀迅速发展,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祭奠方式和传统习惯。网络祭祀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祭祀方式,既为清明扫墓祭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供大家的阅读。
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篇一
点点手机寄哀思,网上祭祀更文明
为方便市民向先人寄托哀思,巢湖市文明办推出实景式“网上祭扫”平台,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市民进入祭扫页面,鞠躬、献花、寄语,市民即使不能亲临现场,也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重于心不拘于形,平安共度绿色清明
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巢湖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举办“平安清明·文明祭扫”集中宣讲活动。大力宣讲了文明祭扫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党员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禁止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上坟扫墓活动,向居民们提出倡议:一是摒弃陈规陋习,实行文明祭奠;二是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三是严防疫情反复,确保节日安全。
开展入户宣传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积极宣传“祭祀活动重于心不拘于形”,倡议不组织现场祭扫,特别是集聚性祭扫活动,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缅怀已故的亲人,鼓励大家携起手来,积极响应绿色祭扫,共战疫情、共享文明。
战“疫”尚未结束,防控不能轻视,这个清明改变的是祭扫方式,不变的是对烈士的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特殊时期,请暂时停下前往现场祭扫的步伐通过其他的方式寄托思念,一起等待乌云散去,春暖花开的那天。
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篇二
传统节日之所以有绵延千载而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恰恰是因为其能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承方式,但无论传承方式怎么变化,其精神内核自始如一。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农时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双肩挑”,清明在我国已传承了几千年,而在众多清明习俗中,祭祖习俗最被看重。虽然清明节俗繁多、形式各异,但贯通于其中的核心价值乃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同时也是对传承济世德业、弘扬优秀家风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
清明时节,带上一颗感恩、缅怀、敬畏、虔诚、沉思的心,通过网络“云祭扫”,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新的祭祀方式也一种是无形的情感培育,可以让生者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由呼吸”是多么可贵,生命是多么可贵。凡是有助于“自由呼吸”,有助于呵护生命的事物,我们都应张开双臂去热情拥抱,比如清明“云祭扫”,这不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将会成为清明的新风尚。
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篇三
“云祭扫”将成为今年清明节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此首先应该明白,这不是“为云而云”,而是客观形势下的一种“次优选择”。日前,青岛市已发布通告,明确要求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各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场所,继续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活动。倡导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显而易见,这是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消除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保护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为了疫情防控的大局考虑。相信广大市民可以理解、支持和配合。而且,不光青岛,连日来广东、江苏、甘肃、天津、北京等多地已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大力推广“云祭扫”。
缅怀先人,心胜于形。清明祭祀的真正意义在于一颗诚心、一片真情,而非祭祀的形式。无论采取何种祭祀方式,都是为了表达我们缅怀逝者的心情。就此而言,“云祭扫”无损于清明祭祀的核心意义。相关部门也已说明了路径,可登录相关殡葬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祭扫。此外,市民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写文、发朋友圈等,渠道也足够多元。
事实上,清明祭扫的形式一直都在不断进化。过去,放鞭炮、烧纸钱等落后的祭扫方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引发山火等。
近年来,在文明祭扫的呼声中,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云祭扫”已经受到了部分市民的追捧。而在当前的疫情之下,“云祭扫”升温也是水到渠成。不妨以此为契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鼓励祭扫形式升级,从“现场”转为“线上”,有利于移风易俗。换言之,不仅疫情之下倡导“云祭扫”,在疫情过后仍然应该保留并进一步拓展,使之成为清明祭扫的一种新风尚。而从长远看来,还应该想方设法,让“云祭扫”更加完善、更具仪式感,使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进一步融合,传承并重塑新的清明文化。
清明祭扫,相比于形式,更应该注重真情。毕竟,疫情防控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守护。而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健康,也是对先辈的告慰。在即将到来的这个“不一样的清明节”,让我们用指尖触摸思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为抗疫贡献力量。
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篇四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祭祀正为新式祭扫所替代,传承千年的“俗”文化正为现代意识所糅合甚至改变,“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影响着中国清明的祭祀方式,然而方式终归依附于仪式的分量,清明节的祭祀仪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于先祖美德的延承行动,是中华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的根脉所在。改革传统祭祀的弊端,树立低碳祭祀新风,必将成为今后清明节的主旋律。
清明节对逝者的祭祀,是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的一个节日。祭奠亲人,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大事,亲情的感念在这天涌动。清明作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不仅在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也是借助清明这一特殊日子聚首,分享回忆,交流感情,夯实情感。中国式亲情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沿承至今,特别清明时节气氛分外温馨。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在今天这个“养育”大于“行孝”的年代,我们不能忽视爱的传承和感恩教育,更应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体会传承的力量。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某种意义上爱的传承,是做给自己子女看和学的过程,通过过程耳闻目睹教育他们养成感恩的习惯。直面清明,凝聚人心我想这才是纪念清明,传承习俗的初衷吧!让孩子亲历感知我们从何而来,幸福从何而来,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大可在清明节这天陪同孩子去烈士陵园感知英烈的大爱,去缅怀亲人的恩情,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机会不容错过。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比空洞感恩教育更真切。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的意义在于沐浴我们的心灵。在此凝聚亲情,家风,这是清明文化的灵魂。从我做起,为清明节注入更多的文明内涵,不仅是文明祭祀的需要,也是让清明节更具文明进步的韵味所在。
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doc正在阅读:
清明节网络祭祀活动心得感悟汇总12-29
湖北2016年11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入口已开通07-19
经典高考祝福语八字_经典创新高考祝福语11-22
六年级五一见闻500字作文10篇04-26
2017年山东枣庄中考语文试卷-2017年山东枣庄中考语文答案12-04
2017年辽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01-29
学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主持词-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优秀主持词10-06
2016农业部门小金库自查自纠报告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