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

时间:2023-04-19 02:5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端午节# 导语】端午节手抄报是学生们展示自己创意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提供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寓意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祖先的敬意。在手抄报中,可以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传说故事、习俗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传统文化。


1.端午节简介 篇一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2.端午节的由来 篇二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的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3.端午节美食 篇三


  粽子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传说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流放到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绝望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于是,传说“端午”乃屈原祭日,吃粽子赛龙舟便成为端午时节纪念屈原的中华传统风俗。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思念、感恩、憧憬、祈愿。


  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民间有端午节吃鸭蛋辟邪祛暑的说法,所以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


  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五红”


  在扬州传统民俗中,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吃“五红”——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黄鱼或者黄鳝——这样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消暑了。饭桌上红苋菜不可少。红心咸鸭蛋价不高。雄黄泡酒后呈橙色。河虾买点儿,油炒后,虾壳红通通的红光油亮。烧鸭上市了,到鸭子店斩个脯或腿子(1/4只)花费不多,于是,所谓的“五红”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


  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4.端午节诗词 篇四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阳万缕入窗棂,


  午前倩影伴歌声。


  燕巧衔泥堂前拜,


  金瓯曼妙舞春风。


  朔日春风燕归来,


  端午时节金堂欢。


  儿女相聚喜不尽,


  柔歌巧语共欢颜。


  端午堂前喜燕来,


  巧燕衔泥筑金屋。


  载贺(鹤)欢庆歌不尽,


  龙舟翩翩为今赛。


 


  端午节其一


  狂龙背上百夫坚,


  一道浮光箭离弦。


  逐浪争先谁愿后,


  铜锣擂鼓震滔天。


 


  端午节其二


  此欲乘龙觅屈原,


  江中掠影撒魂幡。


  倘若君能明我意,


  真身一叙诉衷言。


 


  端午节其三


  菖蒲桃柳弯弯月,


  五色新丝苇叶菱。


  谁挽汨罗千丈雪,


  楚辞句句显衷情。


 


  端午节其四


  汨水滔滔千里奔,


  粽香阵阵百家闻。


  如今节假抒怀念,


  屈子能知更乐群。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阳采撷


  玉粽袭香千舸竞,


  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


  粉俏媳妇把景撷。


5.名称由来 篇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oc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