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中分值的一个项目。©文档大全网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供大家鉴赏。
素材积累:模仿与创新
【作文思路指导】
题目:践行创新之风
开头:创新是文化前进的动力,犹如齿轮在咬合中推动文明的进程。
邯郸学步,不但没学成,反而落得个爬着走的下场;东施效颦,非但没有让自己变得美丽,反而使自己丑态百出。一味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创新才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就有了前进的希望。
主体:
(1)是什么:中华文化时时需要创新。如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对儒学的创新。
(2)为什么:而今,中华文化正面临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挤压,需以创新为中华文化注入活力。
(3)怎么办:创新之风当先于理念,再继之以力行。
结尾:
创新是一门必修的功课,让世俗在创新中扬利止弊,让智慧的光芒重放异彩。
1齐白石的艺术新路
1920年,年近六十的齐白石先生已经在画坛颇有建树。天傍晚,才华横溢、技法全面、立意创新的大画家陈师曾登门造访,齐白石先生谦逊地拿出平时的绘画精品请陈师曾指正。陈师曾看到这些精品后感到非常欣慰,称颂齐白石的画品很高,功夫极深;同时也指出如果他能在当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变换画法,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话,那就更能锦上添花了。齐白石先生听后感动得连连点头,感谢陈师曾的肺腑之言。他表示过去画画形似前人,现在决定大变,即使卖不出一张也决不后悔。
果然,自此以后,齐白石先生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到1929年,年过花甲的齐白石先生经过近十年艰苦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已、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画法改变后的齐白石先生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烦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他在中国画坛上自创了“红花墨叶十派”,使作品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素材解读:
①创新。齐白石先生依照自己的风格,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是创新推动发展。
②谦逊。齐白石先生在艺术上已颇有成就,但他却从不拒绝別人的批评建议。他谦逊的品格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专注与卓越。齐白石先生为了作画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他这种对待艺术专注刻苦的精神是他成就卓越的基础。
2哪一笔是你自己的
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位的书法家—刘石庵和翁方纲。翁方纲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画都酷似前代的某某,例如这一横要像苏东坡的,这一捺要像李太白的。刘石庵则正好相反,不仅苦练书法,还要求每一笔每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
有一天,这两位风格不同的书法家碰到了一起。翁方纲有些嘲讽地对刘石庵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刘石庵并不生气,还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竞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翁方纲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发散思维:
①模仿是创新的开始。
②不因循守旧。只有敢于创新,才会突破生活、事业的瓶。
③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模仿是创新的基础,通过模仿可以积累经验。
素材解读:
“板桥体”只可有一,不可有二,它的诞生是郑板桥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得。郑板桥没有因循守旧,将模仿与创新巧妙地结合起来,才取得艺术上的成就。
3只可有一,不可有二
郑板桥的书法,风格清新亮丽,自称为“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即以隶书笔法掺入行楷,并上且用作画的方法去写——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大胆独创。他的字用笔方法多样,线条类似他所画的竹子;在字体上进行夸张的运笔,使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章法布局上,大小错落,疏密相间,所谓“乱石铺街”,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这种创造和变体一改当时书法界滑熟、媚俗的风气,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郑板桥的书法出现在推崇帖学的清代书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世人称之“只可有一,不可有二”。
发散思维:
①模仿是创新的开始。
②不因循守旧。只有敢于创新,才会突破生活、事业的瓶颈。
③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模仿是创新的基础,通过模仿可以积累经验。
素材解读:
“板桥体”只可有一,不可有二,它的诞生是郑板桥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得。郑板桥没有因循守旧,将模仿与创新巧妙地结合起来,才取得艺术上的成就。
正在阅读: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模仿与创新11-12
2017山东司法考试报名时间预测10-18
大学生个人求职简历范文参考:公务员个人求职简历参考09-05
[2017年春季开学是几月几日]2017年春季开学安全教育10-05
礼貌与修养的谚语-礼貌与修养的谚语02-29
2019年河北主管护师考试报名入口:中国卫生人才网09-14
2017上半年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网址:www.ntce.cn12-23
蒙古族的结婚习俗作文600字07-08
2020年宁夏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8月18日-9月3日】11-07
再也没有作文600字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