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原理-2017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复习笔记:数据库模式设计

副标题:2017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复习笔记:数据库模式设计

时间:2023-12-01 02:0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4 数据库模式设计

  5.4.1 初始关系模式的设计

  1、 把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

  (1) 把ER模型中的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同名的关系,实体集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集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 把ER模型中的每个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成为关系的属性。

  (A) 若联系为1:1,则每个实体集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B) 若联系为1:n,则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集的码;

  (C) 若联系为m:n,则关系的码为各实体集码的组合;

  (3) 合并具有相同码的关系

  2、 检查确认对象:检查转换后的每个关系名和属性名是否符合数据库设计关于统一命名的约定;

  5.4.2 优化关系模式

  1、 模式分解原则:

  (1) 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分解后的关系能够恢复成原来的关系;

  (2) 分解保持函数依赖:

  (A) 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是用于衡量一个模式分解是否导致原有模式中部分信息丢失的两个标准;

  (B) 当一个关系被分解后会出现几种结果,既有无损连接,又能保持函数依赖是较理想的分解结果,意味着在分解的过程中没有丢失原有模式的任何信息;

  (C) 一般情况下,分解到3NF就足够了,但在3NF关系下,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更新异常或不一致的隐患,但与数据库性能比较起来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些数据约束,就可以解决3NF引起的数据问题了。

  3、 优化属性:确定各字段的类型和长度;

  4、 确认模式满足需要:

  5.4.3 数据完整性设计

  1、 指定义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值满足的约束条件,通过对存储的数据值的约束维护关系的完整性。

  2、 数据值满足条件分为:

  (1) 域约束:限制指定列的取值及范围;

  (2) 主码约束:定义每个关系的主码值不空,且惟一;

  (3) 引用完整性约束:定义不同模式的属性间满足的条件,及一个关系模式中属性间可能满足的条件;

  5.4.4 安全模式和外模式的设计

  1、 根据选定的DBMS支持的安全控制特征来确定;

  2、 根据不同用户对数据库存取特点定义相关的外模式;

2017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复习笔记:数据库模式设计.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pX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