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读后感300字-《怀念母亲》的读后感400字

时间:2024-04-12 19:27: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后感#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一】


  前几天,我读了季羡林写得《怀念母亲》,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写了季羡林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他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季羡林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去世了,他疼哭了几天,一直抱着终天之恨生活着。最后去了德国留学,他离开了祖国母亲,对祖国母亲也有深厚的感情,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异常强烈。他老是想着故国,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是凄凉的,也是甜蜜的,因为他对他的两位母亲的怀念,让季羡林爷爷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我以前的事,有一次,我作业一道题都不会做,所以没做,妈妈问我,我不回答,她再问,我就和她吵架,想起这件事,我感到十分伤心,我觉得我们应该爱我们的母亲,因为母亲日夜操劳,她不求回报,因为母爱是最伟大的。我们应该为母亲倒杯茶,洗洗袜子等。


  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去抚慰那颗憔悴的白苍苍的心,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二】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然而每人却只有一位母亲、享有一份母爱,而我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怀念母亲》,作者却有着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作者六岁便离开了生母,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这给作者留下了终天之恨,后来作者到德国留学,祖国母亲又成了作者梦中的牵挂,这种感情异常强烈,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作者度过了他在欧洲的十一年时光,这篇课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身母亲永久的思念与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读完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我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设年代、生活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早上,刚起床,床头早已放好了母亲为我准备的衣服,桌上早已摆满了母亲为我准备的我爱吃的饭菜,与作者相比,我比作者好一百倍,我真是太幸福了,就这样,我还是不是得对母亲发脾气,惹母亲生气,我真为我的过错感到愧疚!


  所以,我更珍惜母爱了!


  《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三】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伟大的字眼。无论何时,身处何地,我们都忘不了那慈祥的母亲和母亲那深沉的爱。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的形式,描述了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到德国之后,经常梦见自己的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生身母亲,还爱自己的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寻梦》。也表达了他思念母亲的情感。


  和季羡林相比,我爱妈妈的情就等于1杯“矿泉水”,季羡林对母亲就像广阔无垠的大海。我爱祖国的情怀就好比一棵“小苗”,而季羡林对祖国可以说是怀着深情厚意,好比一棵“百年树”一样“高大”!周恩来有句话说得好:我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我想,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他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令我终生难忘。


  读了这篇文章,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怀念母亲》的读后感400字.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pa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