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导语】刚刚从新加坡学习交流两周回来。在新加坡,每天都被当地的教育细节感动着,记下点点滴滴,下面©文档大全网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细致入微的校园文化:
学校老师上班,每天要先到校长室签到。除了签到簿,学校还有两个布告栏——一个是喜讯栏,哪位老师如果有好消息,就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另一个是病假栏,如果哪位老师生病,不能来上课,也在这里向同事们告知一下。
学校有专门的休息室,教师或学生身体不舒服,这里有床可以躺下休息。若是哪位学生淋雨了,这里有各种型号的校服可以出借。学生上体育课,若是汗湿了衣服,可以到洗澡间冲个澡,再去上课。
因为学生主修和副修的课程不同,他们需要走班上课。室外到处是可供学生休息的凳子,老师也可以在这里和学生交流,辅导学生功课,为学生答疑。去往操场的每一格台阶都贴上了防滑的黑色胶皮,以防学生滑倒。
老师办公室是相对安静的场所。老师进入办公室,必须在门口输入自己的密码,方能将门打开。如果学生有事要找某某老师,可以通过门口的电话进行联络,老师会出来,在门外的桌凳上谈事情。
学校图书馆门口有一沓报纸——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联合早报》,老师和学生若没有订阅,下午五点以后可以到这里来拿,可以带回家去,不必归还。
进入图书馆可以看到两排笔记本电脑,学生输入上面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上网查找资料。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没有课的学生可以到这里读书、阅报、自习。
图书馆内的阅览室分为三个区域,除了传统的阅览区域外,最外面的是交流区,在这里老师或同学可以小声交流;最里面的是私密的学习区域,如果有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作业内容,可以选择在这里完成,或者在这里撰写日记。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避免民族文化冲突方面,人们尤其小心翼翼。学校食堂是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分为不同的窗口,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到不同的窗口购买饭菜。但用完餐后投放餐具可就要注意了,窗口是编好号的,盛放餐具的桶也是编好号的,必须一一对应。你若是把吃过猪肉的碗投放到马来人的餐桶里,那可就犯法了。
在国内我从没想到过女校的生活,而事实上这样的环境却能锻炼我人格独立与意志坚强。野外生存训练营就是其一,五天里,我们在海上逆风划整天的独木舟,演习翻船和救援,负重攀岩登山,没有电灯,没有床铺,帐篷还被半夜的暴雨冲得散架,体力透支还要和猖獗的蚊子作对,四肢僵硬也要搀着更弱小的队友。也许就是从这学到的勇气让我一直挑战自己用英文交流,竞选班委、社团干事,直到后来代表新加坡赴美参加全球青年领袖峰会。另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就是自编自导魔术表演。我们五个菜鸟级的魔术师可以说夜以继日,绞尽脑汁,结果在全国决赛那天来了一百多个朋友为我们呐喊。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归属感,不过相识两年,新加坡朋友的真诚让我心头暖暖的。
新加坡的课程设置与中国有些不同,文理分科,但文科生要学一门理科,理科生也要学一门文科。文科的英文功底要求十分高,基本都是作文式试题,几乎没有选择和简答。我是理科生,选了经济课程,学业虽然繁重,但我还是腾出大量的时间投入学生会活动,如组织多个千人参与的活动,运作十多万元的活动经费,引领全校学生学习跳舞,筹备新人训练营,这些人生经历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让我欣慰的是,经过一番努力,我如愿以偿成了新加坡青奥会的赛场铁人三项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