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时间:2024-08-14 23:1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及一些学校们所自愿认同和自觉追求的,而是由教育之外的社会其他要素强加于教育的。这些现象其所以能够成为社会潮流,无疑是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追求功利的人性弱点被利用和激励有关。对教育失范现象的反思和新的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教师、学校领导、学生都不能置身事外,应该成为教育思想、制度、文化革新的主体。以下内容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一般说来,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应该是“共同”的,亦即是社会各界“共同”承认、理解、信奉、遵循的思想和观念。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价值趋向应该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局部性或个体性的。它能够唤醒和凝聚的力量是社会整体的力量,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力量。其次是社会各界对共同价值体系的承认、理解、信奉、遵循,是发自内心和自觉自愿的,而不是被外在的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或强加的。三是这种共同承认和信奉的思想和观念,能够转化成人们的职业行为和社会性行动,进而能够形成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意识和时代性潮流,推动一个崭新时代的产生或社会文明热潮的兴起。  

    与上述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是,由于价值的载体是人,因而人是价值体系的核心。当然这个“人”是指包括全体人民在内的所有人,而人们在一般意义上所谈论的社会共识,实际上就是在关于如何确定人的社会属性和本质问题上的思想共识。这种共识强调社会应该尊重和保护在法律基础上的一切人。尊重和保护一切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利,保证和保护一切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被侵犯和剥夺。与具有以普遍性的人为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相比,那种或者以圣人言论或语录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或者以制度威权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都应该处于次要的地位,除非它

  与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完全契合。历史的实践证明,那种偏离普遍性的人的意愿的共同价值体系,并没有实现社会普遍性的和谐幸福,而是受到人们普遍的抵制。所以,社会应该谨慎对待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民”的圣人意识,因为没有人民认同的“圣人”极可能只是一个泥塑的“神像”,会随时被民众抛弃或冷落。也要谨慎对待那种“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制度神圣意识,因为没有人民在内心认同的威权力量,要么是暂时的,要么是虚弱的,只能换来人们的虚假应付和无形抵制,造成社会性的弄虚作假风气和双重性人格的现象。  

    诉诸历史,可见能够对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及表现进行诠释的社会性现象起码有两起: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政策”,由于顺应了广大人民追求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的心愿和社会思想潮流,因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和热烈拥护,形成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建设“四化”的*。一次是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对灾区人民深切的关心和同情,使全国人民都能够心系灾区,慷慨捐款,形成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地震灾害的热潮。在这些活动中,固然有体制的力量,但主要还是来自民间的力量,是来自全国人民自觉自愿参与的力量。  

    所以,共同的价值体系,本质上应该是人民整体的价值体系,而不能是某些特殊团体或特殊个人的价值体系。在关于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上,我们需要讨论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育领域中的行为失范问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或条件下形成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难道教育界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都不懂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基本道理,而愿意在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泥淖中自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问题的另一面是,这些现象又是在教育领域中确实存在的,也是由教育领域中的一些人直接实施和推动着的。我们显然无法回避这个事实,只能既直面现实,又积极地寻找原因和对策。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rp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