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副标题: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时间:2023-04-11 16:4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6.(9分)有A、B、C、D、E、F六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如下:将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
根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KMnO4 ,C MnO2 ,F CO2 _;
(2)写出固体A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KMnO4 K2Mn04+MnO2+O2↑ ;
(3)写出固体E与气体F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CO2 2CO _;
(4)写出C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F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黑色固体E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E是木炭,将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F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黑色固体E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E是木炭,将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都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KMnO4,C是MnO2,F是CO2;
(2)固体A受热分解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04+MnO2+O2↑;
(3)固体E与气体F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木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 2CO;
(4)C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1)KMnO4,MnO2,CO2;
(2)2KMnO4 K2Mn04+MnO2+O2↑;
(3)C+CO2 2CO;
(4)2H2O2 2H2O+O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3分)
27.(13分)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如图甲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A (填编号),收集氨气应选用 E (填编号). 为了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可用 水 吸收处理.
(2)实验室制取CO2,其发生装置可选用 B (填编号),收集装置可选用 D (填编号),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
(3)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A和图B所示的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①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A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石灰石或大理石 ,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同学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请写出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而后者则无明显现象,于是提出问题: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为了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李明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赵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 .张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导致瓶内压强变小 ,于是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把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赵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 ,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应该选择能够加热的实验装置,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用水可以吸收氨气.
(2)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进行解答;
(3)①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必须证明在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可以结合碳酸钠的性质来完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应该选择A装置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用水来吸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①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固体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二氧化碳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②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故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为清水或酸性溶液观察有无此现象;因为变瘪后的塑料瓶内有碳酸钙生成,所以若加入酸性溶液会有气泡生成.
故答案为:(1)A;E,水;
(2)B,D,CaCO3+2HCl=CaCl2+CO2↑+H2O
(3)①石灰石或大理石,CO2+Ca(OH)2═CaCO3↓+H2O;
②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 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导致瓶内压强变小; 把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C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方法,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28.(5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40g,充分加热后,剩下固体4.48g.
(1)根据 质量守恒 定律,可制得氧气 1.92 g,剩下的固体物质是 MnO2 和 KCl ;
(2)通过计算确定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
(2)利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参与反应的氯酸钾质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混合物的质量减去氯酸钾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6.40g﹣4.48g=1.92g;剩下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2)设参与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1.92g

x=4.90g;
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6.40g﹣4.90g=1.50g.
故答案为:(1)质量守恒;1.92;MnO2 和 KCl;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0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sv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