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家长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一年级学生补习的建议以及家长应该承担的作用

副标题:一年级学生补习的建议以及家长应该承担的作用

时间:2024-06-17 02:2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部分父母都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在假期或者闲余时间也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兴趣补习班。补习,不能说它是没作用的,它也确实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跟风和一把抓,应该权衡之下做出合理科学的按排,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首先明白这几条:

  1.一年级的孩子文化课学的不多,尤其是上半年,一般不要给孩子报一些文化课方面的辅导班,孩子上课学的东西就够了,就两天假,让孩子尽情地玩、接触大自然,不要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学习的日子还有20年呢!

  2.如果你的孩子成绩太不好,一年级就没及格,那么这时,你就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孩子上课听讲不认真,或者其他原因,和孩子交流一下,看是否需要可以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让她从小就打好基础。

  3.一年级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报一些兴趣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播音主持班等等,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和孩子多交流,要他愿意去,不要强迫他去。

  4.建议: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可以给孩子报一个书法班,锻炼孩子的书写习惯。

  5.一年级开始接触看图说话、作文、阅读理解等。不要着急,慢慢引导孩子,让孩子多看一些作文书、绘本故事等,另外,如果孩子实在不入门,就可以给孩子报一个这类的班。

  6.给孩子报兴趣班,也要适量,根据孩子兴趣,家长给点建议,选择性的报班,给孩子留点玩的时间。

  那么家长怎么辅导自己的孩子呢?

  现在的父母一是文化水平比较高,二是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更何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也比以前要多得多。但是生活中许多真实的例子充分说明,父母辅导孩子学习时,由于指导得法,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好;反之就令人担忧。下面就介绍几条指导孩子学习应注意的几点:

  1、不能替代老师的职能

  有一些家长喜欢像学校老师那样,对孩子教这教那。结果有的知识因父母已教过,孩子在上课时就不要听老师讲课,思想开小差,导致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的家长,凭着一、二十年前学过的知识来教孩子,结果既不懂方法,又没有技巧,有的知识甚至教错,孩子反而被父母越教越差。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父母不要代替教师的职能在知识上教这教那,知识的传授应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我们做家长的只要每天看一看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以此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字写得是否端正。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家长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2、不要过多的布置额外作业

  有一些家长认为关心指导孩子的学习就是在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再给孩子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家长可以通过平时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从中了解一下孩子在学习上的薄弱点,如果孩子的数学作业中计算经常出错,那么在孩子已经完成学校的作业后,适当地让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孩子的作业负担已经比较重了,如果父母在过多的加码,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冲淡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时间的话,应鼓励孩子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做一些读书笔记,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孩子的阅读量,古人也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另外,帮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这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多看、多写。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事实证明,凡在学习上有成就的学生和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紧密相连的。某重点中学学生小季,在一次全国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中,从成千上万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第7名。后被保送到某重点大学少年班,继而出国深造。当母校老师请他回校介绍学习体会时,他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所以,父母在对孩子学习指导的重点应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使孩子终身收益。一般说来,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习、预习习惯。即先复习后作业,先预习后听课;二是做作业习惯。独立思考,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三是认真听课、积极思维习惯。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选择;四是不懂就问的习惯。不懂装懂,永远不懂,满足于一知半解,难以牢固地掌握知识,古人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也。”如有不懂的问题,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直到搞懂为止。

  4、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如怎样审题,怎样思考判断。经常介绍一些各科学习方法,介绍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或为孩子购买、借阅一些学习方法的书籍。

  5、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

  有一些家长,孩子一问,马上把答案告诉孩子;还有的家长就脱口而出:“不知道,烦死了!”前者会造成孩子懒惰、依赖的心理,一遇到稍难的题目,自己不动脑筋马上问家长;后者则重重地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疏远父母。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不直接讲出答案,诱导孩子思考,拓宽孩子的思路,让孩子得到启发,自己去寻找答案。

一年级学生补习的建议以及家长应该承担的作用.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l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