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总结

时间:2024-11-15 13:1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活动总结# 导语】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下面®文档大全网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端午节活动总结,欢迎阅读!





  端午节活动总结


  20XX年,县文联在端午文化节活动中承担了一系列活动,开展了第三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的评选活动,成功申报了“中国诗歌之乡”并举行了授牌仪式,与中国诗歌学会共同设立了“屈原诗歌奖”,举办了“xxxx1年屈原故里端午诗会”,出版了“xxxx文化丛书”,组织了祭屈原活动。这些工作都圆满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自去年9月份以来,共收到7502名诗人的17700多首诗作,参赛的省级作协以上会员达到570人。这些诗人来自全国各省及美国、日本、泰国、加拿大、捷克、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截稿后,在端午节前夕开展了评选活动,聘请了各级评委开展了初评、复评、终评工作,在评选中,坚持严格公正、不徇人情、采用匿名评选,这样增强了评选工作的透明度,通过严格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十名,优秀奖一百名。6月5日由中国诗歌学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秘书长xxxx为一等奖颁奖。第三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影响力更为广泛,参赛人数和诗作已是前两届的总和。在中国诗坛已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大赛。《xxxx日报》开辟专版刊登了部分获奖作品。县文联编印了《屈原文学》获奖专刊。刊登了113位全部的获奖作品。


  今年年初,自县委县政府提出申报“中国诗歌之乡”后,县文联积极筹备,努力争取,并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诗歌氛围,组建了九歌、涉江、桔颂、天等24家诗社,兰蕙诗社举行了迎新春诗歌朗诵会,萤火虫诗社举办“郭启嘉作品朗诵会”,涉江诗社在百丽企业车间、天问诗社在xxxx大学等举办了大型的诗歌朗诵会,树蕙诗社举办了“让经典诵读走进校园”、九歌诗社举办了“飞扬的青春”等大型的诗歌朗诵会。今年多场的诗歌朗诵会为端午节的到来、为申报“中国诗歌之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年已有多位作者在《诗选刊》、《光明日报》等有影响的报刊发表诗作。“中国诗歌之乡”于1月12日申报成功。并于6月5日举行了“中国诗歌之乡”的授牌仪式。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xxxx授牌,县长罗联峰接牌。中央、省市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xxxx晚报》开辟了四个专版报道了xxxx“中国诗歌之乡”建设的内容,还进行了多次的深度报道。《xxxx商报》也开辟四个专版,宣传了xxxx建设诗歌之乡的做法和经验。《湖北日报》也做了有关“诗歌之乡”建设的深度报道。


  “屈原诗歌奖”启动仪式也在端午诗会上举行。xxxx讲话并宣布“屈原诗歌奖”正式启动,这是具体落实建设的“中国诗歌之乡”的重要举措,初步议定,“屈原诗歌奖”,每三年为一届,每次奖5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首届举办时间从今年端午节开始,到明年端午节颁奖。每次端午节在屈原故里xxxx颁奖。之前,通过协商,已起草了“屈原诗歌奖”评选规则和相关协议。





  端午节活动总结


  一.问题提出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家乡的一个重要节日。它历史悠久,可是我们对这传统节日感受很少,对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了解很少,只知道要赛龙舟和吃粽子。为了使我们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学校组织了以“走进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大家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端午节。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激发了我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热度。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用上网、收看电视、查阅书报、询问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举行班会,让我们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会用访问、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并会统计调查结果。


  3.学会用小报介绍端午节的知识;进行制作香囊比赛,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动手做一张关于端午节的剪贴画报,让我们了解端午的习俗;


  (二)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我们的探究能力、调查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说话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大家的合作认识,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上网、收看电视、查阅书报、询问等多种途径获得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资料。


  物质准备:建立一个资源中心。在我们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制作香囊的材料。


  资料准备:准备“走进中国端午节”在线调查设计表。


  四、活动策划


  1、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传统的习俗等。


  (2)、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培养大家有目的的搜集资料能力。


  (3)、培养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培养我们学会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认识。


  2、活动准备:图片、录音、表格等


  3、活动方法:资料搜集、合作交流、小组共议。


  4、活动内容


  (1)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了解端午节;


  (2)大家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提出探究小主题,结合疑问写出探究的计划。


  5、实施步骤


  (1)活动前让学生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填写资料收集卡,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情况;


  (2)班会课上使大家认识到端午节的由来和故事、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诗词等内容,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让我们根据展示的资料,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4)课题确定的同时,分成小组,讨论任务分工和探究主题的计划;


  (5)集体交流汇报分工及小组探究计划,共同商量修改。





  端午节活动总结


  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话端午


  活动背景: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等,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20xx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


  活动意义: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特在初一级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主题:端午祭屈原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是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具体要求:


  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不同途径了解屈原及他身上体现的高贵品质,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报告用A4纸打印,标明姓名和班级。题目自拟,版式自行设计,内容提示:屈原的生平、屈原的故事、屈原的精神、赞美屈原的诗篇和词句等。


  第二主题:端午识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艾蒿,以驱邪祛毒。


  具体要求:


  到野外观察、采摘艾草,做成标本,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草在端午节的特殊用途。


  1、标本尽量完整,在报纸或书中安放:叶片向左右两侧分开摊平,小部分叶片可叶面朝下,叶背朝上,皱缩的叶片要展平,后压干,过1-2天换换纸,以便吸取标本体内的水分。


  2、当标本七、八成干时,将它安放在A4纸上,做到整齐、匀称、美观,像一幅图画。


  3、做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植物的名称(学名或俗名)、科属、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者等,标签的大小通常是120X70(毫米),贴在A4纸的右下角。


  4、用另一张A4纸做标本说明卡,自行设计版面,内容包括:标本名称、科属、生活环境、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与端午节的渊源等,并注明班级和姓名。


  5、将两张A4纸背对背整合,然后压膜。


  第三主题:端午做香袋


  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具有避邪驱瘟之意,也做点缀装饰。


  具体要求:


  请教家长,自己动手做香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可参考如下步骤完成: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做法:(1)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形状,大小不限。(2)剪下相对的两片。(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4、在香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班级和姓名。


  


关于端午节活动总结.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r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