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4)

副标题: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4)

时间:2023-04-01 13:0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相关推荐: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指导专题

>>>2017年考研报名时间、考研报名入口专题

>>>全国各地2017年考研报考点汇总

>>>2017年考研时间、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

>>>2017年考研大纲下载及解析汇总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题

新东方网校推荐:2017年考研政治、英语数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第四套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相应位置上。

  34.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看,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总书记关于“四种考验”、“四种危险”所体现的忧患意识的讲话的哲学依据

  【答案要点】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意识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宇宙沧桑,天地万物,无不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有机结合于一个整体之中,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它们的矛盾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矛盾双方所处的地位也常常发生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规律性。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从而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35.结合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材料,说明:

  (1)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2)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案要点】

  (1)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3)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做到“两个坚持”,实现“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6.运用相关材料说明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和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答案要点】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促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去倡导改造国民性,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影响了整个运动的发展。

  (2)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之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37.材料: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回家过中秋团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运用以上材料说明:

  (1)道德模范的社会作用

  (2).吴菊萍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答案要点】

  (1)社会弘扬道德模范事迹的作用

  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求。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要自觉向吴菊萍这样的道德模范学习,这样的道德模范诠释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印证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第一,吴菊萍事迹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的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一个人既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能够帮助他人,因此,在交往中了解他人的困难,主动帮助他人,是交往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与人为善等古训讲的道理,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努力为他人排忧解难,真诚地与周围的人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第二,吴菊萍的事迹彰显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助人为乐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8.结合当前世界反恐形势的相关材料,说明:

  (1)当前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政策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恐怖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尖锐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而单纯的武力反恐、反恐中的双重标准及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更引起强烈反弹。

  (2)对恐怖主义,中国主张,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加强合作,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反恐合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要着手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问题,重在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同时,应以国际法为准绳,以确凿证据为基础,不伤及无辜平民。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借反恐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稳定的别的政治意图。

2017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4).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x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