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_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三篇】

副标题: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三篇】

时间:2024-01-31 02:2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考# 导语】人生如画,或色彩斑斓,或无光暗淡,关键是看你用什么色彩去渲染。多点激情少点懒散,多点积极少点悲观,定能绘制出一片锦绣河山。祝人生美景最耀眼!以下我®文档大全网为考生整理的《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三篇】》 供您查阅。

第一篇


在南极,虽然连热气腾腾的火山也被控制在冰封雪压之下,但是也有超然于冰雪之外的地方。若从飞机上看下去,在罗斯岛以西有一片黑色的没有冰雪的土地,在茫茫白色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干谷。实际上,干谷地区是由三个谷地组成的,自南往北依次是泰勒谷、右谷和维克多利亚谷。


  干谷地区有几个非常特殊的湖。其中最的是右谷中的汪尼达湖和泰勒谷中的巴内湖,都是咸水湖。有趣的是这些湖水的咸度是分层的,表层咸度最小,上面为3~4米厚的冰所覆盖。越往深处,咸度越大。例如,汪尼达湖附近年平均温度为零下20℃左右,但在69米深的湖底,水温却高达25℃,其咸度比海水高10倍。还有一个小湖,其湖水的咸度是如此之高,以至在零下50℃时也不会结冰。水温的热能主要还是来自太阳。在夏天,大阳光线透过冰层,连续不断地照射下去,由于湖水咸度很高,很容易就把这些热能吸收并储存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湖水中,居然生长着海藻和某些类型的真菌。


  科学家们对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也特别感兴趣。这里的原始土壤,在许多性质上,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土壤极为相似。因此,从事火星探测的科学家们,专门到南极去进行实地考察,以得到某种感性认识。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利用右谷地区的岩石标本所作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多年以前,现在的南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


  据研究,大约在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同样也被冰雪所覆盖。实际上,这些山谷就是冰川刻划出来的。那么,后来是由于什么原因,冰川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而且,按理说,沿海地区的降雪量是很大的,其他地区的积雪都年复一年地积存下来,唯独干谷地区却能把降雪融化得千干净净,不留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科学家们急于想知道的。但是,人类走到哪里,就会把污染带到哪里。由于进入干谷的人越来越多,给干谷地区所带来的污染也就愈来愈严重。因此很有可能,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干谷的奥秘之前,那里独特的科学价值可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7.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南极,即使冒着热气的火山也覆盖着冰雪


  B.在南极,有一片没有冰雪的土地被称为干谷


  C 干谷在罗斯岛以西,从高空看土地是黑色的


  D.干谷呈东西走向,是由三个谷地连接组成的


  【答案】D


  8 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咸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咸度越高


  B.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温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温度越高


  C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不结冰,它们的热量来自阳光的照射


  D.干谷地区的咸水湖的咸度虽然很高,但是也有生命存在


  【答案】C


  9.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考察干谷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


  【答案】D


  10.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本文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


  【答案】B



第二篇


幸福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它使我们由衷地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义,人生是多么美好。因此,幸福的体验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人整个一生的,因为它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时,他的心中就会响起这样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而又说自己幸福,那就是滥用了大字眼。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结,而是灵魂的愉悦。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苦难与幸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有灵魂的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事件,却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那它一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完全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两者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以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观:因为苦难与幸福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当然,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但是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领悟悲剧需要有深刻的心灵,人生的艰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遭遇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


  11.从第一段的文意看,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就是一种什么呢?


  【答案】使人感到活着有意义,人生很美好。


  12.根据第一段、第二段的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说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答案】因为对幸福的体验指向人的一生,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总评价。


  B、快感和幸福有什么不同?


  【答案】幸福是灵魂愉悦,快感是肉体的愉悦。


  13.根据第三段的文意,解释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一句中包含的下列词语的意义。


  它是指___。 肯定是指___ 。 否定是指___。


  【答案】它是指生命意义,肯定是指感到幸福,否定是指感到苦难


  14.根据第四段的文字表述,完成下表。(每个方框只填两个字)(6分)


  





  【答案】快感 快乐 幸福 苦难 痛苦 痛感(每空1分,次序不可颠倒)


  15.用一句话概括第五段的中心意思。


  【答案】幸福和苦难都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


第三篇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无谓的苦吃。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但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审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做“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辟道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但是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们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我常常想,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


  鹤见祐辅氏在《北京的魅力》中,记一个白人将到中国,预定的暂住时候是一年,但五年之后,还在北京,而且不想回去了。有一天,他们两人一同吃晚饭——


  “在圆的桃花心木的食桌前坐定,川流不息地献着山海的珍味,谈话就从古董,画,政治这些开头。电灯上罩着支那式的灯罩,淡淡的光洋溢于古物罗列的屋子中。什么无产阶级呀,Proletariat呀那些事,就像不过在什么地方刮风。


  “我一面陶醉在支那生活的空气中,一面深思着对于外人有着‘魅力’的这东西。元人也曾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汉人种的生活美了;满人也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汉人种的生活美了。现在西洋人也一样,嘴里虽然说着Democracy呀,什么什么呀,而却被魅于支那人费六千年而建筑起来的生活的美。一经住过北京,就忘不掉那生活的味道。大风时候的万丈的沙尘,每三月一回的督军们的开战游戏,都不能抹去这支那生活的魅力。”


  这些话我现在还无力否认他。我们的古圣先贤既给与我们保古守旧的格言,但同时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中国人的耐劳,中国人的多子,都就是办酒的材料,到现在还为我们的爱国者所自诩的。西洋人初人中国时,被称为蛮夷,自不免个个蹙额,但是,现在则时机已至,到了我们将曾经献于北魏,献于金,献于元,献于清的盛宴,来献给他们的时候了。出则汽车,行则保护:虽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虽或被劫,然而必得赔偿的;孙美瑶掳去他们站在军前,还使官兵不敢开火。何况在华屋中享用盛宴呢?待到享受盛宴的时候,自然也就是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有些乐观的爱国者,也许反而欣然色喜,以为他们将要开始被中国同化了罢。古人曾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亲”,今人还用子女玉帛为作奴的贽敬,又美其名日“同化”。所以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


  但我们自已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卑,早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日不安分!


  虽然那是古事,昭公七年离现在也太辽远了,但“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打的打,革的革,可有处士来横议么?对国民如何专横,向外人如何柔媚,不犹是差等的遗风么?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味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至于罗素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则也许别有意思罢。但是,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文明,不但使外国人陶醉,也早使中国一切人们无不陶醉而且至于含笑。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一、选择题


  1.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


  A.如何读书


  B.改造国民性


  C.如何绘画


  D.创建新时代


  【答案】D


  2.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呐喊》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坟》


  【答案】B


  3.《灯下漫笔》一文的写作时间是(  )


  A.1918年


  B.1919年


  C.1925年


  D.1930年


  【答案】C


  4.《灯下漫笔》中所指的“第三样时代”是(  )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D.社会主义新时代


  【答案】C


  5.“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几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排比


  C.象征


  D.反复B


  【答案】


  6.《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答案】A


  二、填空题


  1.本文选自鲁迅杂文集《__________》,写于1925年,分两次发表在《__________》上。


  【答案】《坟》;《莽原》


  2.鲁迅,原名__________,浙江__________人。


  【答案】周树人;绍兴


  3.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


  【答案】“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4.鲁迅现代题材小说集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呐喊,彷徨


  5.《故事新编》是鲁迅__________题材的小说集。


  【答案】历史


  6.鲁迅的散文诗集是《__________》,散文集是《__________》。


  【答案】野草、朝花夕拾


  三、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语


  1.兵燹


  【答案】因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2.饿莩


  【答案】饿死在野外路旁人的尸体


  3.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答案】什么时候、何日


  4.降格以求


  【答案】标准


  5.厘定规则


  【答案】整理规定


  6.万姓胪欢


  【答案】陈述,传告


  7.今人还用子女玉帛作奴的贽敬。


  【答案】进见的礼物


  四、简答题


  1.文章中两次提出“青年的使命”,其内容是什么?


  【答案】文章前后两部分的结尾都提到“青年的使命”,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文章具体内容来看,当时鲁迅对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反对复古主义者诱使青年研究“固有文明”和国故,因而他两次强调青年的使命,即号召青年人着眼于现实,破坏这吃人的社会,创造一个既不同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不同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第三样时代。


  2.第三样时代指的是什么?


  【答案】因为文章是在揭露封建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本质,并否定了“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样两个时代以后提出问题的,所以第三样时代指不同于这两个时代的新时代,即人民当家作主而非为奴隶的时代。


  3.谈谈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灯下漫笔》两部分虽分两次发表,但两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体现着鲁迅先生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建立新时代的希望。前一部分着重对历史加以剖析,后一部分重点对现状进行批判,剖析历史是为了批判现实,而批判现实可更好地看清历史这两部分有因果关系。


  在结论上,前一部分提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第三样时代,后一部分提出要彻底扫荡食人者,摧毁旧政权,反帝反封建。前后两部分紧密相连,有内在的思想一致性:要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就必须反帝反封建,只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才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这两部分是条件关系的内在联系。


  4.分别说明第三种时代的内涵。


  【答案】“第三样时代”是中国历未曾有过的新时代,是与几千年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作稳了奴隶的时代”相对而提出的,是不同于这两个时代的崭新时代,即人民当家做主而非为奴隶的时代。


  5.试以文章第一部分为例,说明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点。


  【答案】本文在论证方法上:从切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最后推出文章结论。论证材料丰富多样,作者纵笔而谈,无所拘束,具有“漫笔”特色;但说理层层推进,不离文章主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五、分析题


  请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下列这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1.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落后心态?


  【答案】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


  2.从这段话中透视到造成这种落后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答案】****暴力。


  3.从这段话的精神出发,可以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


  【答案】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人民“还不及牛马”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人民“已等于牛马了”的时代)。


  4.鲁迅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攻打病根”,“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H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