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没有根便无法直立,一个人没有心便无法存活,文化若没有了精神,便犹如干涸的井,看似深韵,却失去了它的价值。人们若说学习到了文化却没有真正体会到它的内在精神,就犹如获得一朵没有根茎的花朵,灿烂却短暂,长久下去,定会导致精神生活的贫乏。
现在中国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民众的物质生活越发富足,可是精神土壤却贫瘠。或许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当今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照我看来,是对纯粹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古代中国,尽管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却出现了举世闻名的儒家孔子、陶渊明、屈原等具有哲学文化的伟人,如今呢?诺贝尔文学奖少有中国人获得,近年出了个莫言,还有吗?而国外,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物质的富足使人们更重视文化熏陶,文化精神力量又可以反作用力于物质。举手投足间,就能看出人们的文化修养,它是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的气质,并不是用几件昂贵名牌、天价奢侈品能换得来的。
对待精神文化,还要保存一点素心。纪晓岚的老师说:“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素心即单纯的心灵,虽不会做到上文说的无求,但能纯粹简单,远离功利尘杂。功利的衡量标准必然带来精神生活的贫瘠,因为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看得至高无上。前几日在南京新上映的电影《雷锋精神》竟零票房,而某些笑点较低俗的电影票房爆满,是不是从侧面映射出什么问题?国民似乎越发不重视精神享受,只是重视功用价值:语文课堂上为追求高分用习题形式讲解经典,有些学生追求低级趣味等等现象,大家心里越多的私心杂念,便不能掌握文化精神。若做什么是都讲求功利,而忽略了精神,那么人就将会是物质的躯壳而少了灵魂,被它俘虏,那我们还是人类吗?存点素心,提升精神。
最后,还可把文化的精神落实到实处。上文说过,文化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促进的。有了精神文化,可以通过书籍、媒体、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相互感染,不断传播。内在精神也可通过处在形式表现出来。文化点点精神经你彻底领悟吸收后,成为你灵魂一部分,并通过一举手一投足表现出来以影响他人及气氛。若人人都能如此,则这个世界的心灵将不再被囚禁,孤单,它们将快乐地飞翔。
让文化的精神带着我们的心灵遨游吧!
正在阅读:
文化的精神作文900字01-25
甜蜜的爱作文500字10-30
雅思八大场景词汇,雅思购物场景词汇03-28
2022年上海杨浦区公办幼儿园托班招生相关信息公布07-13
2019年河南安阳考研现场确认时间:2018年11月10日前08-01
七年级话题作文800字:梦想04-17
2022年重庆合川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A卷)(Word版)06-19
对不起,大黄作文800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