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雨秋愁的诗词_白居易的描写秋雨的诗词《秋雨夜眠》

副标题:白居易的描写秋雨的诗词《秋雨夜眠》

时间:2022-03-05 17:29: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词鉴赏# 导语】《秋雨夜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下面就和©文档大全网一起来了解下这首诗词,欢迎阅读!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赏析】


  诗写的是“秋雨夜眠”,诗人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这位老翁是“安闲”的,他“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卧迟”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声中“睡美”,说明他内心闲适,具有闲淡的情怀。睡醒之后,他仍是安闲的,“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可他还要添香,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两句,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雨过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冷,正因为如此,他才“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至于天亮了还不愿起床。“寒”字点明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句写雨后之景。秋雨本身就带有寒意,它敲打着火红的枫叶,使得枫叶变得更加脆弱,一阵秋风袭来,枫叶凋零无数,堆积到台阶上。这句以火红的枫叶来衬托秋雨之寒,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无情、时光的无情。风吹落叶,本该使人伤感,可是老翁却对之毫不关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之清静淡泊,安闲中透露出一种默然。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俨然“安闲一老翁”,再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自然特别淡然。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居易的描写秋雨的诗词《秋雨夜眠》.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o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