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二单元作文-高二语文下学期二单元知识点

副标题:高二语文下学期二单元知识点

时间:2024-09-02 13:5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在现实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想获得成功,你得先学会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专注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用经历和阅历积累,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正如你羡慕别人在某些方面的特长,你可知道他们从小接受了这方面多少系统的训练,克服了多少训练中的困难。©文档大全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下学期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更好的学习!

【篇一】

  【原文欣赏】《与高司谏书》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2: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3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4,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5,与叶道卿6、郑天休7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8。而足下厕9其间,独无卓卓10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11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12,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13问足下之贤否14。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15;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16,而俯仰17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18,论前世事19,历历20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21之,然后决22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23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24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25,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26,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27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28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29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30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31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32;以智文33其过,此君子之贼34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35至前行员外郎36,作待制37日,日备顾问,今班行38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39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昔汉杀萧望之40与王章41,计42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43、刘越44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45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46,师鲁待罪47,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48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49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50之,使天下皆释然51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52区区53,伏惟幸察,不宣54。修再拜。

  翻译:

  欧阳修叩头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家住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结交,又住在僻远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人,因文学着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因而怀疑您不知是怎样一个人。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师鲁说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有些怀疑。所谓正直,就是不可弯曲;所谓有学问,就一定能明辨是非。凭借着不可屈服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您一脸正气,纵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邪,没有一点谬论。啊,据有这样的辨才向人显示,谁会不爱戴您呢?虽然是我,也私下认为您大概是个真君子吧?这是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希文的为人。我开头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得到罪责,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奇怪了。说起人的性格,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受之于天,不可勉强改变。虽然是圣人,也不会用办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如今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虽然是朝廷中的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而不会用必须办到来要求您的。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应该说,有能力而不敢去做,那只是愚笨之人做不到罢了。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子的敌人了。

  况且希文难道真的不贤吗?从三、四年以来,从大理寺丞做到前行员外郎,他在做待制的时候,每天备作皇帝的顾问,如今同僚中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人。这难道是天子仓促起用不贤之人吗?假使天子把不贤之人当作贤人,那是聪明之中的疏忽。您身为司谏之官,是天子的耳目,当希文仓促间被起用之时,为什么不马上为天子辨明他的不贤,反而默默地不讲一句话。等到他自己失败了,然后跟着别人说他的不是。如果希文真是贤人,那么如今天子和宰相因为他违背自己的心意而斥逐贤人,您就不得不出来讲话。如此说来,那么您认为希文贤,也不免遭受责备;认为希文不贤,也不免遭受责备,大概您的过错就在于默默无言罢了。

  从前汉王朝杀害萧望之和王章,估计当时朝廷中的议论,必然不肯明确地说是杀了贤者。相反必然把石显、王凤说成是忠臣,而萧望之和王章作为不贤之人而遭受罪罚。如今您真把石显、王凤看作是忠臣吗?萧望之与王章真的不贤吗?当时也有谏官,他们必定不肯承认是害怕灾祸而不向天子进言,也必定会说萧望之、王章应该被杀而不值得提出意见的。如今您看,他们真的该杀吗?那是只可欺骗当时的人们,而不可欺骗后代的。如今您又想欺骗现在的人们,就不怕后代人的不可欺骗吗?何况现在的人也未必就能欺骗啊。

  我恭敬地以为,当今皇帝即位以来,进用谏官,采纳意见,如曹修古、刘越虽然已经去世,还被人们称扬。如今希文与孔道辅都由于敢于进谏而被提拔任用。您幸运地生于此时,碰到如此能听取意见的圣主,尚且不敢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前几天又听说御史台在朝廷中贴出布告,告诫百官不可超越本职谈论政事,这样,能够提意见的只有谏官了。假如您又不说话,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您在谏官那个位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职,不要妨害胜任谏官之职的他人。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能够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出入朝廷号称谏官,那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了。所可惜的是,圣朝有事情,谏官不说而让别人去说,这种事情记载在史书上,以后使朝廷蒙受到羞辱的,是您啊!

  按照《春秋》的法则,对贤者要求详尽周全。如今我还一心一意地希望您能够向天子进一言,不忍心就与您决绝,而不拿贤者来要求您。倘若您还认为希文不贤而应当斥逐,那么我今天如此为他说话,那是朋党邪恶的小人了。希望您直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判定我的罪过而杀了我,使得天下都真正了解希文应当被斥逐,这也是谏官的一大作用啊。

  前几天您在安道家中,把我叫去议论希文的事情。当时有其他客人在,我不能畅所欲言。因此就写了区区此信,恭敬地希望您明察。不多言了,欧阳修再拜。

  简介:

  《与高司谏书》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书信体政论文。文章采用层层说理的论证方法,先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叙事,虚写高司谏正直秉睦,却以实写来揭穿其虚伪本性;后以横向对比凸显范仲淹与高司谏人格的高下;最后依情循理,对高司谏的丑陋与卑劣行径予以痛击。全文据理论证,逻辑清晰,言辞锋利,气势磅礴。

  背景:

  《与高司谏书》作于景祐三年(1036年)。当时主张改革政治的范仲淹因批评弊政,与宰相吕夷简发生冲突。吕夷简给范仲淹加上“越职言事,离间群臣,引用朋党”的罪名。范仲淹由此被贬饶州知州。这时候,身为谏官的高若讷,面对范仲淹被贬的错误处置,非但不谏,反而落井下石,跟在吕夷简的后面诋毁范仲淹。作者对此非分不满,于是写下这封信给高若讷。

  字词:

  高司谏(jiàn):即高若讷,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时任右司谏。

  足下:古代同辈相称的敬词。

  天圣:宋仁宗的年号(1023—1032年)。

  接:交往。

  宋舍人兄弟:指宋庠、宋祁兄弟,安陆(今属湖北)人,均为北宋文学家。舍人:官名,在中书省掌制诰等事务。

  叶道卿:即叶清臣,字道卿,长洲(今江苏昊县)人,曾官翰林学士。

  郑天休:即郑戬,字天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吏部侍郎、枢密副使。

  得人:指录取到有才学的人。

  厕:参与。

  卓卓:优秀突出。

  更:经过。

  御史里行:宋朝以寄禄官阶低者为御史时,称里行。御史:掌管监察的官。

  尹师鲁:即尹洙,字师鲁。曾官起居舍人,后贬为筠州酒税。

  贤否(pǐ):好坏。否:坏、恶。

  屈曲:摇摆。

  言事之官:指御史台、谏院等机构中的官员(御史、谏官),文中指御史。

  练习题:

  (1)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

  【原文欣赏】《茶馆》

  第一幕,两家人为争一只鸽子,约请了打手准备大打出手,但因有帮会头子出面调停,所以来到茶馆里吃讲茶。只因茶客常四爷说了句“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了,到茶馆来干吗?”引来了打手二德子的寻衅闹事。这场戏人物语言不多,但是简洁犀利明快,充分个性化,表现了各个人的性格。如常四爷面对打手的挑衅说:“要兜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真是快人快语,表现出他性格梗直,有正义感和爱国心,最看不惯在洋人、有势力人面前似狗,而对老百姓似狼一样的恶奴相和他不畏强暴,敢作敢为的性格。松二爷则对二德子说:“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是外场人。”说好话,套近乎,是一种软弱怕事的性格。二德子则说:“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打手的蛮横凶恶嘴脸毕现;但一听见马五爷叫他,马上跑过去请安:“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表现出一副奴才嘴脸。这两副嘴脸正是恶奴型的打手的特征。王利发则马上跑过来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是茶馆掌柜口吻,劝架,讲场面话,不管是非,息事宁人,两边都不得罪,但对恶奴打手特别客气一点。马五爷在剧中只出现这一次,只说了三句话:“二德子,你威风啊!”“有什么事好好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这两句话,算是平息了这一场争斗。但常四爷要凑过去向他发牢骚,他却说:“我还有事,再见!”不答理常四爷。马五爷是吃洋饭信洋教的,这几句话,他并非是打抱不平帮常四爷,而是要在常四爷这个不服洋人的人面前抖自己吃洋饭的威风,表现了他高级洋奴的性格特点。这一场戏的全部人物对话,都非常个性化,简洁犀利明快含蓄,具有浓厚的“京味儿”,是老舍特有的语言风格。欣赏剧本主要是看对话如何展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戏剧冲突,《茶馆》常四爷与打手二德子发生了一场冲突中,马五爷开口三次,台词一共三十个字,却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茶馆》中的对话,都是“人物自己应该说的语言”,因此,人物性格区别非常鲜明。戏刚开始时,有钱人家为一只鸽子在茶馆里闹纠纷,引起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马五爷的一段对话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见教材620--621)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常四爷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这是一场小小的冲突,每个人不过讲了两三句话,但是五个人的语言,彼此有极为鲜明的差异。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常四爷的话直率、硬梆,有一股倔强劲儿;王利发温和乞求;二德子的话穷横、带有无赖气;马五爷的话霸气、傲慢;《茶馆》的语言往往能做到“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能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老舍《对话浅论》)他们五个人讲的话,鲜明地显示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松二爷软弱、胆小怕事;害怕惹事常四爷耿直、刚强,富于正义感和爱国心;二德子霸道、逞凶、蛮横不讲理,一副地痞流氓相;王利发息事宁人,害怕在茶馆闹出点乱子,因此多说好话多请安;马五爷虽然只说了三句话,却塑造出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人物形象。马五爷在《茶馆》中总共只说了三句话便塑造出这个吃洋教的恶霸形象。尤其是第一句话说:“二德子,你威风啊!”此时此刻正是二德子逞凶之际,能够压住地痞二德子威风的马五爷该是多么霸气,多么威风啊!真是先声夺人!当二德子忙去请安时,他说:“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表现了他以所谓的文明人自居的傲气和虚伪。当常四爷要请他平理时说:“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马五爷却站立起来说:“我还有事,再见!”拂袖而去,表现出他对没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的蔑视。话虽有三句却把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洋教徒形象栩栩如生的活画出来。以上通过旗人子弟常四爷和松二爷、打手二德子、茶馆的王掌柜、吃洋教的马五爷、等人物出场的头一次开口,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来。这正印证了老舍所说的:“我要求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轮廓来。”第一幕中庞太监和秦仲义的对话也非常精彩。双方唇枪舌剑,话中有话。庞太监气焰嚣张,语含杀机。秦仲义以软对硬,以守为攻,语含讥讽。表现了封建顽固派和维新派的各自身份特征和性格特点。

  简介: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背景:

  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人大和宪法通过,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解放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之后作者老舍又创作了《秦氏三兄弟》,这个剧本写的是历代的宪法改革,以秦家为背景。老舍将这部作品与北京人艺的曹禺、焦菊隐、夏淳等艺术家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话剧《茶馆》。

  字词:

  疙瘩

  甭

  搭讪

  咂摸

  神龛

  戊戌

  庚子

  盅

  练习题:

  1、《茶馆》第三幕里,王利发用女招待,表现了();庞四奶奶请康顺子当“太后”,表现了();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窝头,表现了();三个老人撒纸钱自悼表现了();王利发的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去西山,透露了()。

  2、他善于“改良”的意识黑暗势力的猖獗社会的黑暗、丑恶和怪异旧时代的结束黑暗巳经到了尽头,光明就要来临的征兆

  3、在《茶馆》中,除了茶馆老板()外,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数十人。如强买妇女、无恶不作的();贩卖人口、拉纤扯皮的();颇有财势的土财主、资本家();以打架为业、欺软怕硬的流氓头();落魄江湖、相面为生的();被卖给庞太监为妻的贫农();耿直大胆的旗民(),等等。这些人物有的贯串全剧,有的一幕即下,但不管戏多戏少,大都有鲜明的个性。

高二语文下学期二单元知识点.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p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