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导语】成语故事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一个好的成语故事,语言规范,简洁明了,使婴幼儿在听故事中学到大量的新词和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料”发展孩子连贯性语言。©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文档大全网!
【篇一】掩耳盗铃
有个人要偷一口钟。钟很大,他抱也抱不动,背也背不走。怎么办呢?他想不如把大钟砸碎了,把碎铜一块一块搬回家去,于是举起铁锤就砸。没想到大钟“当”地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只怕让别人听见,急忙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钟声,别人也就听不见钟声了。
“掩耳盗铃”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盗”就是“偷”。故事说的“偷钟”,成语说的“偷铃”,意思是一样的。有人干了坏事,想尽办法遮盖,自以为遮盖得很巧妙,可是别人决不会不知道,这种想瞒过别人结果只是骗了自己的做法,可以说是“掩耳盗铃”。
【篇二】嗟来之食
齐国大饥荒。有个人叫黔敖[qián至áo],他煮了一大锅粥,摆在大路边上,救济挨饿的人。有一个人饿得有气没力,跌跌撞撞地从大路那头走过来。黔敖看见了就大声吆喝说:“嗨,到这儿来!我让你吃个饱!”那个人抬起头来,瞪着眼睛对黔敖说:“你吆喝什么!我就不吃那些吆喝别人的人的东西,所以饿成这样了!我才不吃你的东西哪!”黔敖才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好,赶忙道歉。可是那个人怎么说也不肯吃,终于饿死了。
“嗟来之食”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比喻用恶劣的恩赐态度给别人的东西。有人很有骨气,拒绝接受带有侮辱性的什么“恩惠”,可以说他“不食嗟来之食”。“嗟”是吆喝的声音,“来”是很不礼貌地呼唤别人过来。
【篇三】水落石出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
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 相大白。
正在阅读:
幼儿教育:四字成语故事05-23
201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鹤岗分行校园招聘公告(黑龙江)03-06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第一部分第四章考点05-21
2021高考霸气押韵的宣誓词09-13
转让技术秘密和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合同样本05-27
2017年陕西高中会考报名网址:www.sneac.com05-17
2017年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知识点:第十章第二节06-04
2017山东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报名网站:国家医学考试网09-12
企业开业四个字霸气祝福语【四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