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懂礼貌、讲文明,不会像有些“熊孩子”,无理取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什么样的孩子,就能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父母。每位父母都能教出一个讲文明、有素质的孩子。要怎么教,孩子才会成为有素质的人呢?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他立下一些规矩。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教育频道!
【篇一】规矩一: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其实6岁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只是爸爸妈妈的宠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不妨就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这样的规则能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最终形成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养。而且孩子在对东西进行归位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收拾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定什么东西要放在哪里,这样对他的创造力也有所帮助。长大后,无论孩子到了什么环境,他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
【篇二】规矩二:不可以打扰别人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篇三】规矩三: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篇四】规矩四: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还记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刻意地多给孩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一个有素质的人是会受到很多人欢迎的,也会是令人尊敬的。BBunion早教加盟觉得,一个有素质的孩子,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影响他,比如家长在公车上会让座,那么孩子也就会有样学样,以后也就会懂得这种美好的品质,用行动去践行。家长们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做孩子的榜样。
儿童素质教育有哪些内容.doc正在阅读:
[2021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五篇】08-18
小学一年级作文200字左右_小学一年级的作文200字08-29
2010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政治真题及答案(Word版)08-23
2021江苏常州天宁区郑陆镇招聘幼儿教师公告【7人】08-04
低保突出问题清理整治方案07-26
2021年甘肃天水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面试通知07-16
2021重庆渝北中考体育多少分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