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 导语】战国初,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他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的“平籴[dí]”法。所谓“平籴”,就是国家在丰收年份用平价买进粮食,到荒年时以平价卖出,使粮价保持稳定。这样,就促进了封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
李悝的经济改革,尤其是所实行的“平籴”法,使一个名叫白圭[guī]的商人受到启发。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了一种适应时节变化的经商致富办法,这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这个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别人要的我就给予。
按照这个办法,在丰收季节,农民收的粮食很多,大家都不要,价钱也就便宜下来,他就大量买下粮食。这时,粮价虽然很低,但蚕丝、漆等因不是收丝或割漆的季节,没有大量上市、价钱自然很高,他赶紧把这些货物卖出去。
到了收丝时节,蚕丝大量上市,价钱贱下来,而粮价却高了起来。这时,他就收进蚕丝,卖出粮食。就在这买进卖出之间,牟利致富。
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doc正在阅读:
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03-04
2020年上半年安徽蚌埠怀远县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公告11-20
英国留学常识问题解读10-11
北京延庆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6月24日-26日04-30
初一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201604-04
[奶奶对孙女满月祝福语大全]奶奶给孙女的满月祝福语07-02
2017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备考)04-09